被強大的血肉融合性和韌性所代替。
連能源也不需要,因為靈體本身就是能源反應爐。
地球上機甲最貴的部分就是能源部分,在這裡卻成為了最不值錢的部分,只需製作一個聚靈陣,再加上一個外接靈力符文,就解決了張孝恆認為最困難的能源問題,於是,最困難的反而變成了“量產”本身。
花了好半天,張孝恆才理解了血肉材料和靈力核心的關係究竟是什麼。
簡單的說,玉界人認為操控器物主要分為兩種方式,一種是靈識操控,一種是身體直接操控,在入級的時候,人們獲得了靈力,之後就能以類似“心有靈犀”的方式操控自己的靈體,當他們入品圓滿之時,靈識出現了,於是操控能力大大提升,入道圓滿之時,還會以靈蛻材料製作本命靈器,那是真正意義上的靈識操控外物。
因此,在玉界修行者的主流正統分級是入品靈者為一品,九品靈者靈識初生的時候為二品,入道為三品,入道圓滿出現靈蛻,製作本命靈體為四品,其實這就是充分意識到靈識的作用與精神力作用的體現,精神靈識的作用可不光體現在操控上,但對於實力而言,操控度卻是最明確的指標。
第二種操控方法則是以身體直接操控,類似全息遊戲體感操作,以形和先生的符器為例,人型符器會忠實地將形和先生的動作同步實現出來,在地球機甲時代,這是第二階段操作方式。
而靈脩們在入道階段,符器和傀器的主要操控手段都是身體加靈識的雙重操控,能力水平越是低下,身體操控的需求就越大。所以,生靈識的階段是一個坎,在九品之前只能以身體力量進行體感操控,如同孩童舞大錘,十分的困難,生靈識之後,就如成年男子舉起了大錘,雖然還是感覺很沉重,卻已經方便多了。
然而,要用這個大錘使出亂披風錘法,就必須要入道以後,錘法大成,舉重若輕,這時候,武器才能稱得上操控由心,而靈者要將外骨骼式符器操縱熟練,就需要入道圓滿,達到四品,這時候的符器就如羽毛一般,不再是累贅,真正成為了武器。
可是這個階段時間並不長,到了養道境,大型符器反而阻礙了戰鬥能力,於是徹底拆除了外骨骼,只剩下探測、輔助、靈力加強等外掛功能,至此神功大成。
所以,玉界人的制器思想就是剛柔並濟,天然融靈,以最合適的材料一口氣完成感測、驅動、控制等等步驟,跳過了人工智慧和能源步驟,直接製成靈器。或者說,在他們的世界觀裡,根本就沒有能源或是人工智慧的概念,在他們的理解之中,能源不是理所當然的嗎?萬物有靈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在玉界人的思想裡,那種祭煉之後都不能精準跟著自己意念的東西,還不如冷兵器……
因此,那種外骨骼式器物,最好的材料就是血肉材料,因為血肉的韌性是最合適的,血肉生前也是有靈的,不像流水太柔,不像烈火太熾,不像金屬太硬,也不像木質太脆,唯一的問題就是保質期太短,如果放著不管,沒幾天就腐蝕到不能用了。
第666章 生命精華
血肉這種在地球上判了死刑的材料,在玉界卻屬於常用材料,血肉為什麼能常保新鮮?是因為血液流過,煥發生機,那麼什麼是生機?生機就是生命本身,那麼生命又是怎麼來的?那就複雜了,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定的,那就是靈力可以保持生機與活力,而玉界最不缺的就是靈力。
生命本身也許是不可逆的,但是血肉卻並非如此,血肉的韌性本身就代表了一種剛柔並濟的力量,還有進化的可能,而靈力,可以最大程度地儲存血肉的活力,甚至重新賦予其生機,因此,在玉界最短命的種族也比地球上的平均壽命要長,在玉界,死去的生靈屍體也比地球屍體保質期長一倍。
但是,即便再長兩倍也終究要歸於自然,這是規律,有一個種族就找到了儲存屍體新鮮度的方法,他們是上古巫族,上古巫族曾是最強勢的種族之一,善於開發精神能力,善於發明新法訣,屬於靈族,雖然後來,巫族被自己滅族了,可他們有不少成果到現在仍被百族沿用。
巫族被百族沿用的其中一項發明,就是生生不息保持血肉新鮮度的方法——靈力核心。
巫族是如何被自己滅族的呢?當年,巫族想要建立地府,掌控生死輪迴,間接掌控百族,於是,他們發明了許多跨越生死的傑作,靈力核心就是其中之一,這個發明的初衷在於儲存屍身,幫助亡者的鬼魂迴歸。
但是這個實驗最終失敗了,死亡的過程不可逆,結果不可改,不是肉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