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許多額外的花費,開小賣部就算生意好,每月最多不過能賺三千元,剛好把看病的費用抹平,家裡的五畝地別管好歹種一種,多少有些收成湊合能夠一家人的吃用,都知道種地是不賺錢的,日子也就是勉強溫飽。
如果趙雲飛沒出事的話,趙雲飛就好像是八九點鐘的太陽,肯定會越來越能幹,憑著兩家的關係,趙雲飛肯定不會看著李蘭芳家陷入困境不管,只是如今趙雲飛一出事,那是指望不上了。
而董濤所下達的這三條指示,對李中一家來說簡直就是皇恩浩蕩一般。
先說第一條,大病二次報銷根據政策可以報銷百分之七十,也就是說新農合報銷一半之後,剩餘的個人承擔部分再報銷百分之七十,最後李家需要自己掏錢的部分僅僅不到七百元,這樣的話,小賣部所賺的錢還能剩下一大部分,這些錢已足夠李中一家三口人的生活,甚至還能繼續供李蘭芳上學讀書。第二條享受低保,鳳鳴縣農村的低保費是每人每月三百三十元,李中一家三口都享受低保,每月就有將近一千元的進項。第三條,有的證件辦理起來相當麻煩,董濤讓鎮政府的企業站幫助李中辦理相關手續相對要容易得多,這讓李中省了不少事情、省了不少心,這個幫助也是非常大的。
這三條措施,如果不是作為鎮一把手的董濤指示辦理,靠李中一家去逐級申請、審查,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馬月還是驢年馬月呢。
不僅如此,董濤還委託董琳送來她個人捐助的五千元錢,這也是雪中送炭啊。
董濤對於李中一家來說,用恩重如山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李中甚至想在家裡供奉一個長生牌位,天天給董濤燒香磕頭。
。。。。。。
無論有多少哀傷、多少愁煩,生活還是要繼續,李蘭芳家的樓房主體已經完工,只差裝修了,趙雲飛出事停了兩天工,然後繼續開工,李蘭芳一家人焦急地盼望著房子早日竣工,把小賣部開起來,賺些錢來維持生活,畢竟李中透析的花費太大了。
董琳買了好多關於兒童自閉症和兒童心理學方面的書籍,和李蘭芳兩人對照著書本給小吉做心理治療。
董琳現在是兩頭跑,城裡的爺爺奶奶也需要她照顧,基本上每隔一天就會來一次東龍泉村,好在她自己開車,這樣還是很便捷的,一到星期六湯唯也會來看小吉,韓拓就更不用說了,差不多天天都會來趙雲飛家報個到,趙雲飛家的活兒韓拓一個人全都包了下來,餵豬,收拾院子什麼的。
小吉暫時沒上幼兒園,雖說自閉症的孩子最好還是和同齡人在一起玩耍,但大家都擔心幼兒園照顧不到,自閉症的孩子更容易被其他孩子欺負,反而會加重病情。小吉白天仍是和小黑在一起,專家也說過,讓自閉症兒童接觸動物,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轉眼之間,半個月過去了,李蘭芳家的樓房已經裝修完畢,一樓的兩大間用來開小賣部,另外一間是李中夫婦的臥室,二樓一共四個房間,裝修出兩間臥室,李蘭芳一間,董琳一間。
現在天氣還不算太冷,晚上李蘭芳仍是到後院和小吉一起睡,董琳來了也是這樣。
剛裝修的房子還比較潮溼,李中打算等房子再晾幾天,天氣也冷了,把小吉也接到樓房裡住,畢竟新房比趙雲飛家的舊房要嚴實多了,而且還有暖氣,就是農村那種自己燒的土暖氣,就讓小吉和李蘭芳住一屋,這樣的話也方便照顧。
這一天,李蘭芳家的小賣部,終於開張了!
。。。。。。
………………………………
第219章 開業鬧事
西山事件的十五天後。。。。。。
這一天是星期六,天空碧藍,萬里無雲,連一絲風都沒有,但節氣已入初冬,天氣雖好,早晨的氣溫還是比較涼,怕冷的人都已經穿上了毛衣。
早晨十點十分,李蘭芳家新樓前面傳來一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李蘭芳家的小賣部開張了。
十點十分,是一個風水先生給定的時間,說這個時間開業,小賣部定會生意興隆、十全十美、萬事順利。
李中披著一件綠棉襖,站在小賣部的門口,讚歎風水先生有本事,這天氣好的――沒的說。
鞭炮聲吸引來入冬後就變得無所事事的村民,幾個小孩跑過來翻撿地上的紅紙,找到一個沒響過的鞭炮就興奮地喊一聲。
在這個偏僻的小山村,村裡出現的任何一件新鮮事都能讓村民們興奮好幾天。
幾個鄉親進了小賣部,李中從櫃檯後面站起來跟大家打招呼、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