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2 / 4)

小說:武俠聖地養成記 作者:水王

在劍法上,經過兩個多月的練習,鍾離雪也終於將刺、劈、撩這三式劍法基礎練得紮實,又重新開始練習八卦劍法。

當然,能有如此進步,也興許是如今鍾離雪不用像以前那樣束胸,動作可以完全伸展開來的緣故。

至於申屠鳳則是在練習刀法基本功。

說起申屠鳳的刀法基本功,這幾****在五官中的表現,以及為太極武館帶來的幾種刀術練法,讓張雲蘇到現在都忍不住心中暗喜——這個申屠鳳,他救得實在太值了!

比如現在,申屠鳳就在利用“懸球法”練習快刀。

在前院一棵大樹上繫著根一人多高、平行於地面的長木杆,木杆前端繫著一個網兜,兜裡放著一個蹴鞠用的皮球。申屠鳳則是手持兩柄一尺多長的木刀,對著皮球左右劈砍,迅速無比。

普通人看著可能會覺得申屠鳳這樣練很傻,但張雲蘇卻是注意到,在皮球上傳來連綿不絕的打擊聲時,皮球本身搖擺的幅度卻總是被限制在一個很小的角度內。

而前日申屠鳳剛拿出這個“懸球法”練刀時,曾跟張雲蘇講過,要練到迅速劈砍皮球時皮球卻在半空中基本不動,“懸球法”才算是大成。日後繼續每日練習,若能不要網兜,只憑單刀或雙刀以劈砍將皮球控制在刀刃上,這才算是圓滿。

這樣的基礎刀術練習方法,簡直讓張雲蘇歎為觀止。

不僅如此,申屠鳳還將當初說的木人樁練刀法也拿了出來。在張雲蘇看來,木人樁練刀法其實跟他前世的一些木人樁練功法類似。即在木人樁上刻畫人體穴位、關節,讓練習著鍛煉出刀的準頭,屬於最基礎的刀術練習。

但申屠鳳的木人樁練刀法也有秘訣,那就是最後的“活樁取臂法”。

在弟子用木人樁將基礎刀法練到一定程度後,可以讓兩個弟子配合練習——一人站在木人樁後面,拿木棍以刺、掃、劈等手法攻擊站在木人樁對面的練刀者。而練刀者則見招拆招,想辦法用刀取敵“手、腳”,乃至直闖中門,快刀連擊木人樁。

“活樁取臂法”不僅可以練習組合刀法,即像反兩儀刀法這樣成套的刀法,更可以增加練刀者的實戰經驗,讓其在“實戰”中將所學武功真正變為自己的。

如果是兩名弟子對練,是無法放膽一搏的,“活樁取臂法”的優點顯而易見。

最後,申屠鳳還提出來一種“泥牆練刀法”。

泥牆練刀法是緊貼著普通牆壁堆疊一段一人高、一尺厚的泥牆,在泥牆上畫出一個人體正面圖,標出咽喉、心臟、肚臍、下腹等刀容易刺入的人體部位。

練刀者面對泥牆用短刀刺擊各個標誌點,要求每次刺入都要直至護手或刀柄,否則不合格。短刀刺入後要迅速抽回,不能在泥牆中停留。

還可以用刀劃割泥牆,練習方法和刺法相同。每次練完後,可以用手將泥牆抹平,灑上少量水,蓋上溼佈防止泥牆迅速固化。不過時日長了,泥牆還是會逐漸變幹,到那時,練刀者刺擊和劃割的力量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增強。

最重要的是,刀刺入、劃割泥牆的感覺與人肉極其相似,這種感覺不經歷多次殺戮或者去當屠夫,是無法體會到的。而人體的肌肉一般沒有泥牆那麼堅韌,故而以泥牆法將基礎刀法練好後,可以輕易的刺穿或劃開人體。

前幾天從申屠鳳這裡瞭解到這練刀三法後,張雲蘇不禁在心中感嘆——這哪裡是練刀法,分明就是速成的殺人法啊。

他可以肯定,這三種基礎練刀法都是外家刀法的練法,而且是極其珍貴的那種,說不定就是一家一派不傳之秘。申屠鳳拿來教授武館弟子,估計是為了報答他的救命之恩。

另外,申屠鳳的這三種練刀法還大大開闊了張雲蘇的思路。

之前,他一直苦惱沒多少武功適合傳授這些武館外院弟子,也無法讓弟子們迅速擁有不俗的戰鬥力。現在他才發現,自己的思路居然被侷限在這個武道世界中,忘記他前世各種迅速有效的練功法了。

前世作為一個武俠小說大師,張雲蘇也是瞭解過許多武功練法的。或許那些武功對於這個武道世界來講,只能練成一些三流甚至是不入流的功夫,但對於外院弟子們卻是相當適合的。

所以,張雲蘇準備從七月開始,回憶前世的一些武功練習方法,寫出一本適合太極武館外院弟子的武功秘籍來。

當然,對於那些資質較好的弟子來講,那些武功只能作為輔助,內功和八卦劍法、正兩儀劍法、反兩儀刀法、八卦游龍功這樣成長性較強的武功,才是根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