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日子久了,不免被一些上山的行人見到,而後山下便傳出有長蟲于山上出沒,勸上山之人要小心云云。
聽到這傳言,正在訓練新蛇的耍蛇人心內驚異,想了想,於第二天清晨,將小青抓進竹簍,邊道:“人們說的山上那長蟲,也不知是否二青。如今你也長大了,不再適合耍弄了,回山裡去吧!今天我便送你上山,若是那長蟲便是二青,定是來接你的。若不是,你便勸它往深山裡去,莫在路上嚇人,免得被人打殺了去燉成蛇羹。”
小青點了點蛇首,心中又是期待,又是忐忑。
糙漢背起竹簍,出了村,往山上行去,將至那座破廟,忽見前方樹上簌簌做響,抬眼望去,見一條青色長蟲於樹上盤旋而下。
糙漢見之驚駭欲絕,轉身便跑。
二青錯愕,轉身鑽進草叢,從草叢中捲起那根老山參,朝著那糙漢便追。糙漢于山徑中疾奔,二青於草叢中游躥。
糙漢回首,但見身後側長蟲所過之處,草木自分,嚇得他三魂再飛兩魂,口中疾呼:“我半生弄蛇,今要亡於蛇口耶?天亡我也!”
待他回首望天疾呼,再睜眼時,二青已盤身其前,昂首吐信。
糙漢大驚,疾頓,而後一屁股坐在地上,蹭腿疾退。
二青無言,探首將已化為第三眼的紅斑示於其前。
第三眼合起時,那紅斑自現,開啟時,才為眼。
糙漢見此紅斑,心下一鬆,已知是二青。但又驚疑,兩年未見,卻不想二青已經成長到如此境地。果然,大山才是它們的歸宿乎?
二青自不知糙漢心中所想,若知,定要大呼一聲:我寧願過那飯來張口的家養蛇生啊!
一蛇一人,彼此凝視。
良久,二青將身後的山參捲到糙漢的面前,糙漢見其誠,不由拈襟拭淚,笑罵道:“你這畜生,居然還懂知恩圖報,果不尋常!”
而後轉身將竹簍小青放出,小青如今已有六尺餘,一出簍,便疾速遊至二青身旁。二蛇探首相繞,蛇信輕吐,似在互訴別情。
糙漢見狀,便揮袖輕嘆,“去吧去吧!莫在這路上嚇人,此去隱身大谷,他日若為神龍,也不枉我當初救你於微末!”
第7章 迎回小青
二青感其善,頓首復拜。
仔細想來,若無這糙漢,或許他早已死去多時。
與這糙漢相伴數年,若說無半點感情,那定是騙人。此前有小青為紐帶,知定有相見之日。然此去,還有再見之時嗎?
二青心下悵然,第三隻眼自然開闔,顆顆淚珠隨之滑落。
糙漢見此情景,心下駭然,而又驚異,然見二青落淚,心中欣慰之餘,卻也不是滋味,誰道畜生無情耶?!
糙漢想至此,自是更為感傷,拭淚道:“雖說此去,你我或許再無相見之日,然你等終歸屬於這青山大谷,不可在人類之地久居。你我曾相伴數年,是為緣分,今緣盡矣!莫再留戀,亦莫悲傷。我只一句,莫要再擾行人,以免遭受天譴!去吧去吧!”
二青聞言,領小青再拜,而後同起,俱去,二青前,小青後。
糙漢佇立凝望,見二蛇所過之處,草木自分。
良久,才不見動靜。
糙漢低頭望著地上的山參,撿起,小心翼翼置於揹簍之中,復歸山下。爾後每睹此物,便思二青。
二青領著小青,直奔葡萄山。
此時,葡萄山上,已是墜果累累,一串串,一掛掛,如綠色瑪瑙寶石,清澈剔透,惹人垂涎。葡萄蔓上,鳥兒啾啾,歡快不已,全然不知天敵已至……小青見到它們時,已隱隱在流口水了。
不過二青只是在這裡停下看了看,便領著小青又走。
翻過兩座山,二青帶著小青於那石縫往下游走,不多時,便到那座洞天。小青見此洞天,目瞪口呆,仿覺自己到了仙境。
於是,二青與小青,便在這洞天內安家落戶。
二青不吃血食,但是小青卻是不忌,小青雖有智慧,但卻不像二青那般曾經身為人過,是以對帶毛野兔和野雉什麼的,並不忌諱。
白天,二青便帶著小青出外遊走,告訴小青,哪此地方兇險,哪些地方可去。當初那隻大黑鷹,如今已是鷹去巢空,被一窩小蒼鷹給佔據了巢穴。也不知那大黑鷹去何地討生去了。
為此,二青也是鬆了口氣。
夜裡,二青便會鑽出石縫,吞吐月華與紫氣。
日子便這麼一天天過去,直到二青又蛻了兩次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