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拼命開槍,白白浪費子彈。
昨天晚上的一場小交鋒就可以看出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八隊十隊將近六十名學生,除了被淘汰的六人外,其餘人均發射的彩彈達到了七發。
也就是說,學生們用了四百多發子彈,才“消滅”了九名敵人,而且當中還有近半敵人是陸少曦收拾的。這彈藥的消耗量太快,別說陸少曦現在手上沒什麼彈藥,就算彈藥多也經不起這樣的消耗。
昨天他已將雙方被淘汰人員的槍支彈藥盡數收繳,但仍是杯水車薪。
沒了彈藥,想光靠武功對抗武器精良的敵人,那這場仗也不用打了。戰場可不同於武林決鬥,講究什麼一對一單挑,你來我往的,戰爭簡單而粗暴,誰的武器精良,誰的人數多,誰的贏面就大,就像武林中實力相近的兩人,誰的功法好,誰的武學強,誰的武器品級高,就極可能在對決中獲勝。
所以彈藥問題不解決,陸少曦想指揮學生們贏得這次實戰演習基本上沒可能。
解決方法無非兩個,開源與節流。
節流在短時間內是沒法子做到的,開源倒是個好辦法。
所以陸少曦一直留意著東北邊五公里左右的那股約三十人左右的敵對隊伍,並“目睹”了他們將宋宇鴻那三十多人打得大敗的整個過程。
宋宇鴻最終只帶著馬文道、徐天華等寥寥數人僥倖逃脫,其餘倒陸派的學生全部被淘汰了。
陸少曦“看著”這支敵對隊伍得意囂張的樣子,心中一動,想著要打他們的主意了。
這批敵方人數不多,但武器彈藥齊全,還配備著雪地摩托,又經歷過一場壓倒勝的戰鬥心生傲氣,在陸少曦眼裡簡直是最佳的獵物。
不過對於一群幾乎沒什麼戰場實戰經驗的學生來說,一旦驟然相遇,這三十人的機動隊伍仍會給整個學生隊伍帶來毀滅性的打擊。
如何“巧合”地發現這些敵人的蹤跡並提前佈局,就成為這場戰鬥的關鍵。
陸少曦見負責偵察的第七隊陸續回來,而張純也在其中,頓時計上心頭。
他喚了張純過來,開啟地圖,指著東北方向道:“張純兄弟,天色已晚,我今晚打算在這裡紮營,不過這裡樹林較多,容易有埋伏,你輕功最好,先提前過去探探。如果發現有敵人,我們就看情況是否更換紮營地點。”
“是!”張純若有所思地看了看陸少曦,很快便消失在雪地之中。
他的輕功確實出眾,哪怕實力壓制在聚氣十重了,雪地之上依然只留下淡淡的足跡,不留心看根本發現不了。
……
東北邊方面五公里處,遠州銀星精銳武衛團第七十一分隊正在迂迴行進。
沒有通訊裝置,沒有指南針,他們只能靠著手中的電子地圖和周圍的樹林、太陽確定方位,不過對這些經驗豐富的聯盟武者而言並不是什麼難事。
根據實戰演習規則,銀星精銳武衛團分成了六個隊伍,除了主力隊伍是一百人外,其餘的隊伍多則四十人左右,少則二十人左右的小分隊,每個隊伍進入實戰演習區域的地點都是由電腦隨機生成的,可能聚在一起,也可能相距極遠,彼此之間沒法子透過通訊裝置聯絡,只能各自為戰,任務目標與學生們也是一樣的,找到核彈頭,“消滅”學生中的首腦人物。
不過比起學生們的任務更難些的是,他們不知道學生中的首腦人物是誰,或者是否存在這樣一號人物,但精武聯盟主力隊伍的首腦人物按規定是要裝著帶標識的位階使服。
這場實戰演習對學生們是考驗,對於他們這些職業聯盟武者來說同樣也是一次考驗。
第七十一分隊的隊長叫戴暉,少翎位階,加入精武聯盟四年,經驗豐富,屢立戰功,心中頗不把這次實戰演習的學生隊伍放在眼裡,按照原定方針,他們應該一路搜尋學生隊伍的蹤跡,遇到就打,遇不到就往核彈頭區域與主力隊伍會合。但當昨天戴暉發現自己進入實戰演習區域的位置與學生隊伍的原駐地相距不過十多二十公里時,就開始打起了這些學生隊伍的主意。
要是靠著他一個分隊把兩百多人的學生隊伍全收拾了,這份功勞可不小。
所以他並不急著與主力隊伍會合,反倒在通往核彈頭的必經區域迂迴巡邏,不緊不慢,坐等魚兒上鉤,同時還派了兩個人佔據附近的山坡瞭望敵情,以鏡子的反光為訊號傳遞敵情。
他們的耐心終於得到了回報,宋宇鴻等急速前進的三十多人如同盲頭蒼蠅一樣撞入了羅網。其實宋宇鴻也有中規中矩地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