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滅,或能有幸重新分化三魂七魄,誕生靈智,雖無肉身,卻也能作鬼王。
所謂陰靈鬼物,便是先天混元祖氣。
陰山閣善於驅使鬼物。
可鬼物本質便是先天混元祖氣。
若論對於先天混元祖氣的認知,除卻踏足道境的道祖之輩,世上還有幾人能勝得過秦先羽?
或許有,或許沒有。
但這一名陰山閣的長老,明顯不在此列。
於是秦先羽便勝了。
同為四轉地仙,但他身為燕地傳承,攻伐銳利,自然不是陰山閣之人可以抵擋。即便傷重未愈,提前破關而出,但對付這位陰山閣長老,仍是綽綽有餘。
更何況,秦先羽修得先天混元祖氣,又習得一氣化三清,道祖點化之術,更得道德仙宗秘法道胎真玄悟真篇,正是運用先天混元祖氣的法門。
這一點,恰好剋制陰靈鬼物的手段。
陰山閣長老已死,屍首俱被分食。
秦先羽拿著這杆長幡,細細端詳。
這杆長幡上面,聚集了無數先天混元祖氣,若是換成人死之後的先天混元祖氣,一點一滴積蓄起來,足有數十萬之多。
人死之後,魂魄自散,化先天混元祖氣,但也會隨著時日。漸漸在天地間消磨,一般七日便能消散殆盡。但有些人天生魂魄較弱,先天混元祖氣較弱,也有些人先天混元祖氣較強,因而這七日也只是大概,未必準確。
便是在常人之中。先天混元祖氣亦是強弱有別,而修道之人,則先天混元祖氣比常人更高千百倍。
因為其中許多變化,秦先羽難以斷言長幡上面具體確切的數量,但至少要超出三十萬條人命,才能積蓄起這等威勢。
蠻荒神宗明面上禁止修行人傷及凡人,因為未來宗派傳承,弟子的根苗,終究要在億萬凡人之中。尋出得以修行的絕佳苗子。
類似這等陰損功法及法寶,勢必不能擺在明面上,約莫是圈養人口,用以屠殺,才能聚得這麼多的陰靈鬼物,煉成如此鬼道秘寶。
修行人自視極高,大多視人命為草芥。
有人圈養人口,只為給自家傳承一個挑選根苗的底蘊。
有人圈養人口。只為當作牲畜,餵食自家飛禽走獸。蠱蟲毒物。
有人圈養人口,只為殺戮,奪得人身魂魄所化的先天混元祖氣,用以修煉鬼道功法,煉製鬼道至寶。
陰山閣約莫便是豢養了許多人口,如若牲畜。待得成長之後,以各類方式殺戮,死前或怨憤,或喜悅,或悲哀。諸如此類,更添威能。
“若有佛家的受生度亡經,倒是可以超度這些亡魂,雖然已經化作先天混元祖氣,但至少可以化解其中喜怒哀樂的執念。”
秦先羽翻轉著長幡,心有思索。
其實不單是佛家,道家也同樣有這類超度法門,比如聲名傳揚極廣的靈寶合一度人經。
燕地弟子專修劍法,但多年底蘊,收攏了無數法門,自然也包括這一類法門,然而外道功法,大多束之高閣,幾乎沒有弟子分心這類旁門左道之流。
秦先羽也是如此,因而不曾學得,忽然,他思緒一頓。
道胎真玄悟真篇。
此乃道德仙宗的絕頂秘法,原是不傳之秘,但終究傳到了秦先羽的手上。這部法門,實則是運使先天混元祖氣的絕妙法門。
秦先羽近些年來,時常鑽研,但因為先天混元祖氣大多是道祖人物才有,這部功法本就是為道祖而創。他自覺修為距道境還遠,因而對於這一部在道祖眼中都是機緣造化的法門,心中只覺萬分玄奧,數年精習,也僅得兩分皮毛。
“或有用處……”
秦先羽手中發出一縷先天混元祖氣,打入長幡之內,順著光華流轉。
他以道胎真玄悟真篇的法門來施展先天混元祖氣,另有一番妙用。
仔細感應,自身的先天混元祖氣,在長幡之內確有用處。
秦先羽只覺內中許多怨氣俱都掃蕩一空,奈何自身發出的先天混元祖氣僅有一縷,比不得內中滔天氣息,反而在兩個呼吸之後,被其餘先天混元祖氣所染,添了些邪氣。
既然有用,那便好了……
“走罷,此地不宜久留。”
秦先羽說道:“在此耽擱了兩日,已有許多人循跡而來,若再耽擱一兩日,恐怕聞訊而來的人便越來越多了。”
野龍心中默默無言,這災星倒還有自知之明,知道他自己在哪,就會有人聞訊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