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味,卻自有一股韻味傳來,悠然綿長。
史官約五十出頭,面色略顯黑紅,他看著那些字,沉吟道:“以往落筆揮灑,總是大氣磅礴,如鐵鉤銀劃,如今大有返璞歸真之意,看來你筆力又有增長。”
書聖微微點頭,但看著那紙上的幾行字,眉頭依然驟緊。
史官問道:“怎麼?”
書聖指了指身旁那尚未完成的畫,說道:“適才道人擲虎,場面震駭人心,我想唐小兄畫功造詣必有提升,這幅畫定要名傳千古,到頭來,總該我來為他題字。似這一幅畫,必是唐小兄至今為止的絕高作品,我不可馬虎,須練一練手,免得待會兒出了差錯,後悔莫及。”
世人稱之為書聖。能得他一字半句。便是天大的福緣。可見他對文字的造詣有何等之高。
但是這等聖者,也不敢疏忽,生怕有損名畫。
史官看了一眼,那畫聖對身外之事已完全不知,揮灑筆墨,生怕忘記了適才一幕,趁著牢記那一畫面時,迅速繪於紙上。
“看來他畫功造詣。也有提高。”史官嘆了一聲,說道:“此事乃實事,並非虛妄,既然我親眼得見,便不能視作不知。我欲將此事載入史冊,但這等鬼神之事,恐為正史所不容,甚至,連野史都未必能夠記載,只能作為雜說笑談。後人不會當真。”
說罷,史官嘆了一聲。道:“但總要嘗試一番。”
書聖則斟酌文字,該如何下筆,或是這幾行字語句如何,是否修改,漸漸地,已沉入進去。
而那畫聖至今未曾停筆,額頭青筋迸起,下筆快如疾風。
“三位大人,外面那位年輕仙長求見。”馬車外傳來下人稟報聲音。
“不見!”
“讓他滾蛋!”
“休得打擾!”
……
這三位大人居然如此大膽,敢觸怒仙人,冒犯仙威?
那稟報的下人戰戰兢兢,生怕這位能夠降龍伏虎的仙長一個不忿,施展個天雷地火。
秦先羽站在馬車外,呆了片刻。
史官,書聖,畫聖,他原是聽蘇文秀說起這三人的身份及稱呼,心生敬意,有心求見,哪知堂堂龍虎真人也吃了閉門羹,至今怔怔回不過神來。
蘇文秀不禁覺得好笑,說道:“這三位各有所長,都被尊為一方聖者,有些脾氣也是正常。我這一回就是來迎著三位,請到京城去一趟,哪知遇上了……”
她看了看那頭兇虎,心有餘悸,再看那些傷者,死者,心中立時沉重了許多。
秦先羽見她心情沉痛,心念一轉,便說道:“書聖,畫聖,都是傳聞中的人物,許多事蹟連我這足不出戶的道士也都知曉,尤其是書聖王大人,文字造詣之深,已經被許多讀書人視作榜樣。”
“據說畫聖唐大人,每一幅畫,都價高數千兩,曾畫出一頭青龍,蒼茫荒涼,栩栩如生,彷彿太古之龍,價高萬兩。傳到楚國去,有個王爺認為是真正的妖龍,那蒼茫霸道的氣息,生生從紙上撲來,把那老王爺生生嚇死。”
“至於書聖,則是真正的一字千金,曾有大族請他刻畫祠堂牌匾,就給了數萬銀兩作為酬勞。據說後來有人搶奪這一副牌匾,還死傷眾多,最後牌匾斷作兩截,有人發現筆墨已經滲入牌匾深處,幾乎透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