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村,屬於洛縣落山鎮。至於更多的,就很模糊了。
一個十六歲的書生,從小到大便呆在書塾裡,對外面的世界根本沒有什麼瞭解。因此,寧無缺不得不借助史書,來了解這個世界。
華夏曆史,源遠流長,寧無缺將《前朝舊史》裡的朝代和記憶中的一一對應,三皇五帝,春秋戰國,秦漢三國,都沒什麼問題,歷史上那些牛人,秦皇漢武,魏蜀吳一一出現。
關鍵是三國之後,歷史出現了分叉,在原來的歷史中,三國後兩晉,五胡亂華,隋唐盛世,延續到新華夏,而在這裡,三國後不是晉朝,而是隋朝!
原先的歷史中三國是在公元280年結束的,隋朝是在581年出現的,中間有著三百年的華夏黑暗歷史時期,被後世無數華夏人引以為恥。
但是,在這個世界,魏國重臣篡位,隋朝在公元280年異軍突起,滅蜀滅吳,抗擊五胡,延續了三百二十年的統治,因為隋後主昏庸無道,天下黎民反隋,李唐取而代之,歷史才又迴歸正軌,進入李唐盛世。
《前朝舊史》只記錄到了李唐滅隋,天下並沒有一統,裡面很多朝代也只是一個簡單的介紹,從這點寧無缺可以看出此時還是李唐時期,而這本史書又是最新翻訂的,天下不統一,寧無缺能大致推斷是在李唐開國不久。
李唐開國不久,滅隋之後,也就是618年後,620年左右,這段時間,華夏發生了什麼大事?
秦王李世民南征北伐,為一統做出卓越貢獻,玄武門兵變,秦王登上帝位,開啟貞觀之治,大唐盛世由此開始。
此時,一個少年受具足戒,學律部,在佛家聲名鵲起,627年,經南海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點化,受唐王李世民之託,踏上西行之路,法號玄奘。
呆在道觀內養傷的寧無缺還不知道這些,知道了自己所處的時代,他在思索著前路該如何走,大唐盛世,是不是也留下他精彩的一筆?
只是,命運的安排,又豈會這般簡單?
第六章福禍難料憂生死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雞招近局。曰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朗朗的讀書聲迴盪在青煙嫋嫋的道觀之內,只見白雪皚皚的庭院一株老梅樹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