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部分(2 / 4)

旨所傳經卷,有《涅槃經》四百卷,《菩薩經》三百六十卷,《虛空藏經》二十卷,《首楞嚴經》三十卷……在藏總經,共三十五部,各部中撿出五千零四十八卷,已交付大唐聖僧,只待帶回東土便可教化南贍部洲之生民百姓。”

釋迦牟尼如來佛祖在聽了阿難、迦葉兩人的稟告之後轉而向跪在殿上的唐僧吩咐道:“唐三藏你聽好了,此經乃是我佛門經典,其中功德不可稱量,具有積功累德引人向善,超度眾生不墜輪迴之功,含有成仙了道,超脫凡俗之法。你等回到那南贍部洲,示之眾生,非得閒沐浴齋戒,否則不可開卷‰當珍之重之,且不可有絲毫輕慢!”

唐僧忙叩首應承道:“貧僧謹遵佛祖法旨,絕不敢違。”

如來佛祖聞言點點頭,道:“好了,如今真經已經賜下,爾等可以回返南贍部洲東土大唐交旨去了。”

第二百七十五章 取得真經歸大唐(第二更)

聽完了佛祖釋迦牟尼如來的吩咐,唐僧師徒當即向佛祖如來拜辭出門,整理馬匹行裝,準備返回。

唐僧師徒才一出們,列在大殿左廂隊伍之中的的觀世音菩薩忽然從佇列之中走出,來到殿中雙掌合十向佛祖如來奏稟道:“佛祖容稟,弟子當年領佛祖法旨前往東土尋取經之人,今已成功。自從唐三藏受命起行,至今日共計一十四年,乃是五千零四十七日,還少一日便合一藏五千零四十八之數。唐三藏共得授真經一藏五千零四十八卷,取經之程野當合一藏之數,如此才得圓滿。因此還望我佛早賜唐三藏迴轉東土,須在一日之內,正完一藏之數,功德圓滿,弟子也好繳還佛旨。”。

佛祖如來聞言大喜,道:“觀音大士此言有理,四大金剛何在?”

“弟子在此。”四大金剛當即從中兩旁佇列之中站出,向著釋迦牟尼施禮應聲道。

佛祖如來向四大金剛吩咐道:“方才觀音大士之言你等也都聽見了,我你等快使神威駕送唐三藏等人迴歸東土,把真經留下之後便引唐三藏西回,須得在一日之內,以完一藏之數,勿得遲違。爾等聽明白沒有?”

“我等明白,謹遵佛祖法旨。”四大金剛當即領了佛旨,轉身出殿。

四大金剛出了大雄寶殿,疾步趕上正要下山的唐僧等人,向唐僧道:“聖僧,我等四人乃是奉了佛祖法旨。要送你等迴歸東土,今日去今日回,讓取經之事功德圓滿。”

唐僧聞言受寵若驚,連連搖手道:“啊?怎敢勞煩四位金剛相送!”

老朱在旁邊哈哈一笑。道:“師父,四位金剛不是說了麼,這是佛祖如來的法旨,你就別拒絕了,否則就是抗法旨不遵,對佛祖不敬了。況且師父你還從來未曾乘過雲,如今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個機會,正該好生感受一下才是。”

唐僧聞言也覺得老朱所言有理。於是也就不再拒絕了。老朱、孫悟空和沙僧三人都是修為有成之輩,不用四大金剛相帶,四大金剛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只是帶著唐僧一人以及白龍馬踏乘祥雲而起。老朱等是兄弟三人則各自施展仙法神通。駕雲光追上,一同離了靈山向東方飛去。

四大金剛在佛門之中雖然算不得高層大佬,地位卻也不低,一個個都是太乙真仙高階的修為,趕起路來速度自然不會慢了。而老朱等師兄弟三人自不必說。老朱乃是大羅金仙,就算不施展天魔遁法,追風逐電也只是等閒。孫悟空乃是準大羅金仙,而且筋斗雲之術冠絕天下。便是一般的大羅之輩速度也比不上他。就算是最弱的沙僧也已經是高階太乙真仙,且雲遁之法也是上乘法門。速度固然比不了孫悟空和老朱,但和四大金剛相比卻是不慢分毫。因此一行人趕路的速度極快。只用了一個多時辰便從西天佛土飛回了東土大唐。

一行趕雲路飛入大唐之境,來到都城長安的上空。四大金剛停住腳下祥雲,向唐僧道:“聖僧,此間便是長安城了,我們的的任務只是接送聖僧來回,就不下去了,免得到時候被凡俗世人見了引起不必要的麻煩。聖僧只需將真經交給大唐皇帝,隨後便回,我在霄漢中等你,與你一同回去向佛祖交旨。”

唐僧聞言點頭稱是,便與老朱幾人一起按落雲頭,降落在長安城西一座高樓之前。唐僧不知道,這高樓名為望京樓,也是大有名堂。原來那大唐太宗皇帝自從貞觀十三年九月望前三日送唐僧出城,便一直等盼著唐僧歸來。到了貞觀十六年,因為唐僧有三四年便回之語,太宗皇帝盼他心切,便差工部官在長安城西建了一座望經樓準備迎接唐僧攜真經回返。

自從望經樓修建成之後,大唐太宗皇帝便年年親至此地向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