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來說,穆勒的話並沒有說錯,安東尼也無法替約翰將軍推脫。但約翰將軍直承己過,並十分爽快地將大軍指揮權交了出來,也算是知錯能改了。安東尼剛剛坐上帥位,立刻就跟人談論前任的過錯,怎麼說都顯得不大妥當。
突然,門外的一道聲音把話頭接了過去。
“穆勒將軍批評的對,這一切都是本將的錯。幸得安東尼先生運籌帷幄,力挽狂瀾,幫我阿伯丁眾將士堅持了下去,終於等到穆勒將軍的率軍來援。否則,我約翰就成了阿伯丁的千古罪人,雖萬死也無法彌補犯下的莫大過錯。兩位都是阿伯丁的恩人,是我約翰的恩人,請兩位受本將一拜!”
門簾掀動處,一道人影閃身而進,衝著安東尼和穆勒就是深深一拜。
正是約翰將軍。
第176章 等
穆勒感到十分詫異,以至於都有點懷疑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了。
這還是那個驕傲自大,容不得別人說半個不字的約翰嗎?
自己這麼毫不客氣地指責他的不是,換做以前,早就吵個面紅耳赤了。現在不但接受自己不留情面的批評,更是姿態十足地鞠躬致謝?
以他穆勒和約翰的惡劣關係,這樣的事情居然也有發生的可能?
輝煌帝**中第一人,自然非坐鎮愛丁堡前線指揮戰鬥的馬特西亞斯大公爵莫屬。而自大公爵以下,誰能排到第二的位置上去,則有著各種各樣的說法和觀點。
畢竟大家都沒怎麼正兒八經的打過仗,缺乏拿得出手的成績,比較彼此本事的高低也就無從談起。
不過硬是要比的話,總還是能找到依據的。只是這個標準嘛,當然是各自找對自己有利的囉。
在不太正式卻廣為流傳的各種評比或者排行榜中,中生代的代表約翰將軍,還有少壯派的代表穆勒將軍,是被提及最多的兩個名字。
單單從這一點來看,兩人就有了互相敵視的理由。
除了這些表面上的東西,兩人統兵指揮的風格乃至性格上的差異,也讓他們互相看不順眼。
約翰將軍熟讀兵書,各種軍事理論和古今著名戰例都爛熟於胸,對當前奧斯大陸各地的時事和戰局常有精闢論斷,讓聞者為之嘆服。再加上他在行省內剿滅山賊盜匪時的迅猛果敢,一戰而定,更讓人們肯定了他的軍事才能。
如果說約翰將軍是學院派代表,與之恰恰相反,穆勒應該算是實幹派的代表。
他生性粗豪,不喜歡讀書,哪怕是兵書也不例外。認為說的再怎麼天花亂墜,頭頭是道也沒有用,還不如多多操練士卒,演練陣形,甚至拉到戰場上真刀的幹一場。
穆勒不但這麼說,也真的這麼幹了。他曾經帶著麾下的猛虎騎兵團來到愛丁堡前線,在馬特西亞斯大公爵的指揮下,跟里加帝國的軍隊實實在在的打過幾仗——結果當然是敗多勝少。
這也給了約翰將軍嘲諷鄙視他的理由:看,十戰九輸,這就是你的本事?
而穆勒也迅速還以顏色:如果換了是你,上場的第一戰就被敵人捉住或幹掉了,連後面輸的機會都沒有。
兩人每次見面都是毫不留情的嘲諷挖苦一番,誰也不讓誰。但總的來說,單論嘴上功夫,穆勒是遠遠比不上對方的。
如今約翰將軍畫風突變,變得既誠懇又溫順,倒是讓穆勒一時感到很不適應。
安東尼連忙扶起約翰將軍,並引他入座。
約翰將軍一邊落座,一邊喟然長嘆。
“穆勒將軍無需疑慮,本將剛才所說乃真心所感,絕非反話。唉,看過幾本兵書,剿過幾個山賊,就自以為是當世名將了。真是可笑又可嘆。這一次的出征平叛,可算是讓本將看清楚了,自己還真就是那隻坐在井底的青蛙,整天看著頭頂的一方小天地自鳴得意的呱呱亂叫。若非安東尼先生天縱奇才,關鍵時刻出手相救,阿伯丁數千將士就要為本將的驕傲自負買單了。”
說著又要向安東尼長揖致謝,安東尼自是連忙勸阻。
穆勒在一旁仔細觀察,看約翰將軍語氣表情都極為誠懇,不像作偽,心下不禁暗自驚歎。
約翰將軍的脾氣他很清楚,驕傲自負,氣量狹窄是其一。頑固偏執,死不認錯的性格同樣聞名於帝**隊系統內部。
如今他能誠心認錯,性格更如同換了一個人似的發生翻天覆地的極大轉變,顯然是已經被安東尼所完全折服。少年的領軍才能和人格魅力之強大,由此可見一斑。
之前穆勒還在猜測,約翰將軍是因為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