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延緩半年到一年再行施工。大東公司雖不明就裡,但也滿口答應了。
掃乾淨了外圍陣地以後,盛、鄭二人開始正式對丹麥人發動了總攻。
大北公司的中國地區總辦恆寧生是丹麥方面的談判代表。這個人頗有來頭,清朝打算修築福臺電報線路時,正是恆寧生與閩浙總督李鶴年交涉(參看第二節),後來他長期擔任天津電報學堂的教員,與李鴻章一直關係密切,還得過御賜三等第三寶星勳章,算得上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他跟盛宣懷也是舊識。第三節裡曾講到朝廷在修長江支線的時候,盛宣懷夥同大北公司陷害胡雪巖,當時大北公司派去與盛宣懷一起秘密商議的代表,就是這位恆寧生,雙方合作得非常愉快。
恆寧生覺得憑藉自己在中國的資歷和這份交情,盛宣懷應該不會太為難自己。可他剛一坐座,一看談判對手還有一個鄭觀應,心中立刻暗暗叫苦。
大北公司和中國電報打過多年交道,恆寧生耍過的中國官員不計其數,但唯獨糊弄不了這位鄭先生。
清廷籌劃津滬線時,承辦方是大北公司,而中方負責驗收大北代購電報材料的就是鄭觀應。鄭觀應拍著胸脯跟李鴻章保證,津滬線不成自己不領薪水,頗有龐令名抬棺決戰的氣魄。
大北公司本來以為中方官員都是些滿口之乎者也的老腐儒,就算是洋務派的官員,也不過是粗通商務,對技術一竅不通,自己可以從中大撈一筆。結果他們代購的材料三番五次被鄭觀應退了貨,還寫信嚴厲斥責大北公司不按合同辦事,還清楚地指出哪裡不符合標準哪裡以次充好,該用五米的冗餘迴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