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朱標的這番話,擺明了就是徐達受到了燕王的指使,已經投靠了燕王,這次進宮,就是來幹掉朱標的。
“我沒有這種意思,這次只是太過急忙而已。”徐達說道:“我忠於的是皇上,不是燕王。”
“那即使徐將軍沒有投靠燕王,得不到徐將軍的幫助,這大明朝的江山,依舊是要落入燕王的手中,朕沒有任何力量,抵抗大都的攻擊,與其這樣,還不如朕就在父皇面前,一死了之,到地下,去陪伴父皇,如果父皇問起,朕也只能如實回答,徐將軍不相信朕,朕別無選擇。”
朱標說得有些激動,而那寶劍太過鋒利,已經在朱標的脖子上,劃開了一道口子,鮮血,從裡面不斷地流出來。
一時間,徐達有些不知所措,難道,事情的真相,是如眼前的朱標所說,是燕王要謀反?是燕王害了皇上和皇子們?
“再過幾日,燕王舉起了反旗,自立為皇帝,到時候,反正父皇的兒子,除了燕王,再無別人,徐將軍還是輔佐燕王去好了。”朱標繼續說著。
“好,那就再等幾日,看大都的動向!”徐達咬著牙說道,右手一動,已經靈活地將朱標手裡的劍奪了回來,塞回了自己的劍鞘。
朱標心中的擔心放下了一半,這麼說,就代表著徐達已經被自己說動了。
朱棣呢?究竟會如何?如果他要是接到了自己發去的訊息,連夜過來的話,那自己就派出一隊人,去外面伏擊他。到時候,朱棣一死,只有自己一個人是父皇的兒子,徐達除了輔佐自己,還有什麼別的選擇?除非他想自立為皇帝。
而要是朱棣不來,那就是最壞的情況,朱棣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計劃,要和自己翻臉,那這樣的話,正好會應了自己剛剛說過的話,徐達不得不相信,謀害父皇的,就是朱棣。到時候,朱棣要發兵來攻打,也僅僅是大都的那一萬多兵馬而已,而徐達有精兵,有報仇的心情,一定能夠打敗朱棣。
只要朱棣一死,自己的江山,就算是徹底地坐穩了。
看著徐達沒有離開的意思,反而坐到了這裡,朱標知道,徐達是想陪一陪父皇而已,朱標沒有說別的,也跟著坐了下來。
一番苦肉計,讓徐達終於動心了。
徐達的到來,沒有在應天掀起波浪,大臣都在關注著,他們知道,徐達的態度,關係到了大明朝的未來。
難道是朱標娶了徐達的女兒,徐達也全力支援這個女婿了?既然如此,他們更是沒有什麼擔心的了,大明朝的這次權力更迭,雖然幾經波折,最後,恐怕還是會正常平穩地渡過。
當然,也有人在隱隱擔憂,此時,北方的燕王的態度,也是關係重大的,還好,陳王爺沒有回來。要是陳王爺到了,那麻煩可就不小了。
朱棣返回了大都之後,應天的情報,還在源源不斷地被送過來。
還未成年的朱棣,此時表現出了一個君王應有的氣質,他不停地接收這些情報,然後分析,最後,策劃自己應該有的行動。
現在,情況已經很明顯了。
本來,朱棣還期望著徐達回應天之後,能夠將朱標這個背後隱藏的壞人揪出來,但是,皇宮內卻沒有了動靜。
韓娥的情報機構也不是萬能的,徐達和朱標之間的對話,沒有人知道。
現在的結果,就是徐達留在了應天,那他的態度,就可能,是支援朱標的。
“不管徐將軍是受了朱標的蠱惑,還是別的原因,總之,我們不能再等了。”朱棣說道。
朱棣下了決心,身邊的人,頓時將目光望了過去。
“棣兒,這件事事關重大,我們一旦發動,就再無退路,我們以大都一地之兵,對抗整個大明朝的兵馬,勝算有多少?”藍玉寒問道。
“師孃,如果我們再坐著旁觀,那麼,朱標坐皇位的時間,就會更長。”朱棣說道:“等到百姓們都知道了,接受了朱標當皇帝的事實,到時候,我們再起兵,那就沒有任何理由了。而且,我們也不一定是面對全大明朝的兵馬,除了徐將軍帶回去的人馬之外,各地的兵馬,都在觀望之中,而各地的官員,也都在觀望之中。”
朱棣分析得很有道理,現在,朱標當皇帝,還不長,更重要的是,他的這個皇帝,還沒有得到全天下的認同,除了百姓,各地的駐軍,各地的官員,還在觀望之中。
只要自己亮出旗號來,那各地就不會積極地表態,支援朱標了,至少,大都周圍的路府,肯定是支援自己的,而其他的地方的兵馬,只會坐觀,所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