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皇上銳意改革,要將整個大明的軍隊都改編成跟京營新軍相同,聽說還要大面積的裁軍,現在微臣的大同邊軍聽了這個訊息之後軍中人心惶惶,微臣這個做主將的也是七上八下,又不敢上折向朝廷詢 問,畢竟這只是謠言,要是皇上怪罪下來,微臣這鼎烏紗和這顆腦袋 就……”王象乾擔憂道。
泰松雖然不問政事,但並不等於不知道朝廷各項軍政運轉的情況,只是涉及道機密和絕密之事才不會讓後宮知道,裁軍一事她是聽到一點風聲,而且基本確定,大明在未來的三年之五年內將會裁軍百萬,兩百多萬軍隊將會留下一百多萬,但是具體是什麼時候開始,怎麼裁撤,裁撤下來的軍士會怎麼安排,這些都是她這個做皇妃的難以接觸到的,不過她在心裡猶豫要不要把自己知道的告訴這個大同總兵王象乾,萬一皇上怪罪下來,自己又該怎麼辦?
就在泰松猶豫不決的這當口,王象乾雖然本事不怎麼樣,但混跡官場多年,尤其做到邊關主將,基本的察言觀色他還是沒有問題的,泰松一猶豫,就已經說明什麼,如果她不知道,自然會一口說出來,看樣子分明是知道一些,但是心中為難不能說。
看來自己剛才所說之事十有**是確定無疑了。
既然有了答案,王象乾自然知道分寸,他的目的也已經達到了打 半,犯不著讓康妃為難,忙欠身道:“微臣讓娘娘為難了,微臣告 退!”
康妃泰松也是極其聰慧的女子,雖然一下了最王象乾的離去感到有些驚愕,甚至有些不解,不過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關鍵,原來自己雖然沒有說,卻事實上已經說了,不僅暗歎一聲,原來安逸的生活已經使得她逐漸忘記權力鬥爭中步步殺機,寸寸刀鋒了。
想到這裡,泰松不禁振作起來,未出嫁之前,她也是掌管了一個萬戶的公主,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子孫,這一次回草原恐怕是她這一生中最後一次回草原了,這裡麵包含了太多的沉重,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這讓泰松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應付即將到來的重重考 驗。
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戰之第五章:省親之路(三)
到這裡,泰松不禁振作起來,未出嫁之前,她也是掌 戶的公主,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子孫,這一次回草原恐怕是她這一生中最後一次回草原了,這裡麵包含了太多的沉重,還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這讓泰松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應付即將到來的重重考 驗。/
泰松這次無意中洩露出去的訊息,很快就在邊軍中流傳,傳播速度簡直用一日千里來形容,王象乾本來只把這個訊息稍稍的透露給幾個心腹將領,並且囑咐他們不可外傳,這可是朝廷機密,雖然是自己猜測,也得到了一定的證實,但他也知道訊息洩露出去的嚴重後果,哪裡知道底下的人嘴巴不言,誰沒有幾個好友親朋的,於是這道訊息就像長了翅膀似的飛了出去,若不是朝廷軍改準備的差不多,這道訊息的洩露恐怕會在全國範圍內掀起軒然大波,不過訊息洩露也不是全是壞處,起碼讓知道訊息的將官們有了一個心理準備。
這件事怪不得泰松,因為她根本就沒有說什麼,一切都是那個王象乾觀察意會揣測出來的,又怪不得王象乾,畢竟軍改這樣大的事情關係到自己切身的前途命運,他如此關心並沒有過錯,眾說有錯,那就是他不敢對自己的幾個心腹手下說了自己的猜測,但是他說的也只是自己的猜測,訊息是他的那幾個手下傳出去的,源頭雖然是他,但傳播的卻不是他,而且他也沒有想傳播這個訊息的意圖,當然,如果他這麼做是故意的。那其心就可誅了。
但是從這件事上,讓朱影龍清醒的認識到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央朝廷部門制度地改革與地方改革推行出現了脫節和滯後的現象,一直以來他都著重的抓中央朝廷的改革,試圖來一個從上至下的徹底改造,但是他卻忽視了地方上的接受和承受能力,缺乏一定的瞭解和調查,尤其是地區和地域差異,地方官府官員會有可能盲目的迎合中央朝廷,強制的推行改革。這會給改革帶來十分嚴重的後果,尤其是利益地上的糾葛和矛盾,就會變得非常尖銳,甚至會給地方官員帶來斂財和壓榨百姓的藉口,為此朱影龍及時調整了中央朝廷改革的速度,加大了對地方改革的監管和調研,除了“攤丁入畝”之外,“士紳一體納糧和改土歸流”這兩項重大政策都被推遲了,但是官場整風運動卻並沒有任何影響,這是配合地方官府改革的一個重要前提。
至此。朱影龍深切體會到治國的艱辛絕非一般人能做到,就算他這個來自未來的人有些時候都難免偏頗,甚至會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