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坦誠地說出心裡的想法,“我覺得想超過《哈利波特1》有點困難。首先,從上映的時間來看,《哈利》是在年關上映,比《明日地球》優勢更大;其次,《哈利》老少皆宜,據說最小的觀眾是五歲,新聞上報道過一些小觀眾甚至有看過四五遍的,《明日地球》則不同,年紀太小的觀眾恐怕根本看不懂;另外,從電影本身來說,《哈利》的演員全是外國演員,而《明日地球》國內演員更多些,在獲得外國觀眾的認同方面,還是比不上《哈利》的。不過,就精彩程度而言,我認為兩者各有千秋。離下映還有幾天,《明日地球》完全可以衝刺一下嘛。我決定錄完節目後立即去買電影票再看一遍,並且要請我的好朋友都去看。”衛西凜最後開了一句玩笑。
董萱莞爾,“記得送我一張電影票。”
“沒問題。”衛西凜笑道。
董萱又說道:“我特意瞭解了一下,在導演圈裡你是年紀最小的。一般人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大學還沒有畢業,比如我。而你的身家卻已經很驚人了,能大概透露一下嗎?”
衛西凜笑了笑,有點為難的樣子。
觀眾們受到他的笑容的感染,不禁也笑起來,看著他的目光期待而包容。想必就算衛西凜不回答,他們也不會覺得失望吧。
衛西凜含糊地道:“具體多少其實我自己也不清楚,除了我的工作室,我這兩年在跟著幾個朋友學習炒股和投資,也賺到一些,但比起真正的土豪還差得遠,還在繼續奮鬥中。”
這些要問到的問題在錄節目前溝透過,所以這個問題到此為止,董萱不會問得太深,繼續聊道:“不管怎麼說,你確實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人。你的歌曲、小說、漫畫、電影、電視劇,幾乎沒有不受歡迎的。你覺得是什麼促成了你的成功?”
“無聊的時候我也想過這個問題。”衛西凜說道,“大概是一分天賦、一分運氣和八分努力吧。天賦很重要,這一點不可否認。一個天生五音不全的人非要去唱歌,他或許也能成功,但會花費比別人多十倍甚至百倍的時間,純粹是浪費時間,沒有必要。我的運氣也不錯,從出道至今,也遇到過無數次困難,但很幸運的,都順利地渡過了。最重要的還是自己要努力,要上進。”
董萱挑眉,“這麼說,你說的第一點和第三點是不是有點自相矛盾?”
衛西凜搖頭,“並不矛盾。努力是要在有天賦的基礎上朝這一方面努力。比如一個人,他五音不全,會演戲,但是他本心更喜歡唱歌,而不喜歡演戲。如果他堅持要往唱歌這方面發展,可能會需要至少五年時間才能小有成就,但如果他往演戲這方面發展,可能只需要一兩年就能取得不菲的成縝。我想說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方面,找到你擅長的,在這一方面努力,我相信你一定會成功。”
董萱鼓掌道:“說的太好了!你的幾部電影包括《大逃殺1》、《死神1》、《死神2》和《明日地球》,或許也該算上《哈利波特》,票房成績都超過了同期上映的其他電影。你覺得你的電影和其他電影最大的不同是什麼?或者說,你覺得一部電影獲得成功最關鏈的因素是什麼?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我個人比較好奇的。”
衛西凜毫不猶豫地道:“觀眾。”
“觀眾?怎麼說?”董萱微微傾身,擺出洗耳恭聽的姿態。
衛西凜淡淡一笑,說得很隨意,但卻很認真,“當然,我指的是商業電影。其實和商品是同一個道理。觀眾需要什麼,我們就給他們什麼。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你知道手機支架是怎麼發明的嗎?有一天,利瓦伊斯下班回到家很累,但還有工作沒處理,便躺在床上舉著手機,舉了一會兒他的胳膊就發酸了,突然想到,為什麼不做一個東西取代手臂來支撐手機?手機支架就是這樣發明的。電影也是一樣。觀眾想看什麼,我們就給他們看什麼,一部商業電影只要能夠撓到觀眾的癢出,那麼就成功了一半。”
董萱不禁也被他的話所吸引,又問道:“你剛才一直強調商業電影,也就是說,你認為藝術電影最關鏈的因素不是觀眾?”
衛西凜作思索狀,攤手,“藝術電影不好拍,至今我還沒拍過藝術片,短期內也不會考慮。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藝術片也是‘撓癢’,只不過——撓的是少數人的癢處。”
觀眾們頗為認同地轟然一笑。藝術片相對來說比較晦澀,大多數觀眾確實都不感冒。
董萱莞爾一笑,“這個說法很有趣。不拍藝術片,那麼接下來半年裡還有其他計劃嗎?”
衛西凜點頭,“有的,接下來還會繼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