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丈量著樹的周長,抬頭估摸一下高度,很欣喜的跟何大姑交換個眼神:“差不多夠三間屋的房梁。”
晚飯時間,何小西架上風箱,飯菜燒得很快。圍著新買的案板邊吃邊聊著。當然,話題主要圍繞這次相親和何小東他們將要建的新房。
聽說那棵樹夠做房梁,何小東極為欣喜。對建房的事情,跟後世開車一樣,男人天生比女人精通。所以何小東比妹妹更清楚那棵樹的存在對他們的幫助。
連年戰亂,許多地方的山都光禿禿的。水洞村山上的樹木雖然因為道路不通比別處的多一些。但也是許多地方大面積的山體裸露。
建國以後,政府提倡植樹綠化。一是執行的不好,讓村民上山勞動行,樹苗沒人提供,綠化程序不理想。再有,就算有些樹木種上了,也成活了,但樹齡小沒能成才,一時間也不夠用。
能用也是公家的樹,砍點樹枝做柴火燒沒什麼,整棵伐樹不行。就有人因為不經允許偷伐了一棵樹,被判了七年徒刑,處罰不可謂不嚴厲。前世,兩年以後才正式把綠化貫徹執行。
伐樹解木頭的活何大姑一手包攬了。她家有兩個現成的木匠,人手工具都不成問題。
何小西想等到洪水過後再起房子。前世,她只記得整個村莊一片汪洋具體淹到哪裡不記得了。人都逃到山坡上避難,等水退了才回來重整家園,因為逃得倉促,好多東西都被水沖走,沒來及帶走。何小西可不想辛苦做出的成果沒享受呢,就化為泡影。
何小西提議雨季過後開始建。天冷上凍之前可以建好,正好小侄子可以在新居降生。
本地有習俗:借娶不借嫁,借死不借生。
借別人的房子住,遇上婚喪嫁娶,新生兒出生等,可以在別人的房子裡娶妻,但不能嫁閨女。老人死在房子裡沒什麼,但婦人不能在房子裡生孩子、坐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