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
“九哥,聽說你們家老宅子要借給當兵的住?”陸友富表示確有其事。
何小西站在旁邊聽到,放下手裡的活計認真聽著。前世的時候,何家因為有他們這三個免費勞力,所以在入冬之前就把房子建起來了。
但是村裡其他沒有能力建起來的人家,就是借住的陸家的老宅。尤其有些人家沒有樑柱,更是沒有能力起房子。到了第二年春天,有些人因為住慣了陸家老宅那種磚瓦房,有些是確實沒能力建房,好幾戶住在裡面不願意搬走。
後頭政策變化以後,據說有些人家還因為房屋的歸屬問題跟陸家打過官司。
何小西側耳細聽,就聽陸友富說道:“村裡人手有限,到時候會召集大家幫孤寡老人們建房,到時候大家有能力的都來幫幫忙啊。”旁邊就有人表示,到時候喊一聲,他們一定會來。
把那一部分確實困難的人的問題解決了。剩下的人家,家家又都分了梁頭等物,除非是懶惰的人,不然的話都有能力建起房子。
何小西想起來,馬上就要入秋,有些勤快的人家就要去沼澤地那裡開荒,還有些人會去割蘆葦和蒲草。趁著這些活要一個月左右以後才開始幹,中間這段時間可以讓這些人來給幫忙挖土,商量出一個可行的方案,用挖的土來抵過河的船錢。
她得回家跟她哥商量好,然後才好跟陸友富說。抓緊把手頭的活幹完,何小西急匆匆的回家了。
何小東已經好多了。這些日子躺床上,都快發黴了。勤快人老是躺著,骨頭都發酸難受。不顧柳氏和乾孃的勸阻,堅持坐起來幹些輕巧活。
鄉村人家,輕巧的活無非就是修修補補,編個物什。比如編個筐,編個蒲包,打個草鞋,打個毛翁翁……等。
何小東身材魁梧,雖然看著不像手巧的人,實際他的手非常巧,編起東西來特別熟練。本地有俗語:人大愣,狗大呆,包子大了是韭菜。但是這句話在何小東這裡,完全不符合。
何家佔著過河的便利,收集了不少的蘆花。何小東就坐在屋簷的廊下,打著毛翁翁。
現如今棉花產量也低,農家人輕易捨不得做一雙棉鞋穿。水洞村地處華國的偏北方。冬天最冷的時候氣溫會低到零下十來度。腳上如果沒有保暖的東西,會把腳趾頭都凍掉。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就琢磨出來一種特殊的鞋子,也就是毛翁翁。
毛翁翁不用棉花和布做,而是用隨手可得的蘆花來做。做好的毛翁翁裡塞上碎步、碎蘆花、麥穰等就可以穿了。即使是在最寒冷的冬天,穿上一雙毛翁翁,腳也會特別暖和。
衡量一雙毛翁翁做得好不好,主要是看形狀好不好看,緊不緊實,鞋口光不光滑。手藝好的人,做出的毛翁翁穿上兩三年都不帶壞的,而且外形美觀還不需要用布條沿鞋口。
有些人的技術不過關,做出來的鞋口毛糙,穿上以後容易把腳踝磨破了。所以穿之前必須用布條把鞋口的地方縫上,也就是沿鞋口。
別看何小東看著人笨拙,手指頭也粗得像蒲棒一樣,他打出來的毛翁鞋卻是既結實又美感還光滑。
受到夏天的時候,何小西打草鞋賣的啟發。何小東也想打一些毛翁翁出來,以後也放在渡口那兒賣。多少能貼補一下家用。
何小西回來,搬了張小耙坐在何小東旁邊。邊幫他整理蘆花和麻坯,邊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跟他商量一下。何小西:“就是咱的收入要減少一點。你好好跟大嫂說說。”
倒不是說何小西兄妹倆怕誰,或是柳氏是不講道理的人。而是柳氏作為家裡的主婦,是掌管內務的人,這種會影響到家庭收入的決定,必須得讓她知曉並認同。這樣做是最起碼的尊重。
何小西的意思是讓他私下裡跟柳氏商議一下。若是柳氏十分反對這這個決定,又做不通工作的話,這事就作罷。
何小東聽完卻哈哈樂了:“不用跟她說,她不會反對。”大嫂在屋裡聽見,接了一句:“什麼事兒不用跟我說,你就知道我不會反對呀?”
乾孃也跟著加綱:“露露娘你今天得堅決反對,讓他知道知道不尊重咱婦女同志的後果。”都是玩笑之語。兩人邊說邊走出來,問:“你們兄妹倆商量什麼呢?”
不待何小西回答,何小東搶先道:“就咱們昨天晚上商議的事兒。”他們夫妻倆幾天了都在愁這事兒。算起來這次要起的房子確實不少。除了他們自己家的,還有冬伯的,何大春的,何大毛的。
另外老何家那邊,這水都退了多少天了,也沒見他們拉回來一筐土。估計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