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源紋師用手指著虛擬出來的影象,“這三個地方我不明白,我好像從來沒有見過類似的結構。”
“啊,這麼一說我好像也沒有見過這結構,我還說姜未大人這幅源紋圖怎麼看著有些不對勁,原來問題出在這裡!”
“我也沒見過這個結構,這是大人的新作嗎?”
“說起來這個結構好眼熟啊!我應該見過這個,這是……本瑟姆大回旋弧線的變種?”有識貨的源紋師驚訝地叫了出來。
“姜未大人好像對有一定歷史的源紋結構很熟悉,他是對這方面有特別的研究嗎?”
“好像沒有聽說過,姜未大人在卡洛斯大學上過一年學,可能在那裡的研究方向是古源紋吧。不過這個結構我倒知道,它是本瑟姆大回旋弧線的變種,那剩下的兩處呢?有誰能認出那是什麼結構嗎?”
“我查了一下,好像沒有相關的記載,你們說這該不會是姜未大人的原創吧?”
“這也不是不可能,不過比起這些源紋的來源,我更關心的是,姜未大人的設計稿究竟有沒有效,能不能依此製作出相關的能量卡,有人想嘗試一下嗎?諸位?”
“我看懸,姜未大人這張設計稿包含了許多複雜的結構,很多結構裡面的點線該放入多少精神力都沒標註清楚,如果不是他本人應該不知道這裡面的內情,更不要說依此製作出相關的能量卡出來。”
在場的源紋師們搖搖頭,紛紛表示沒有信心依照這張設計稿製作成相關的能量卡,其中有源紋師看著這張堪稱精妙的設計稿,遺憾的搖搖頭,可惜當時比賽的時間不夠,材料也不太夠,姜未大人要是能把這張設計稿上標註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