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哂笑道。
李儒得了王允的允諾,也學賈詡一樣,窩在家裡,除了經常到賈詡府上串門之外,很少接觸朝堂。
“你不怕?”旁邊的李儒閉目養神曬著太陽,沒有表態,賈詡揉了一團廢掉的紙丟過去。
被紙團不疼不癢地砸在身上,李儒的眼睛只開了一條縫,“怕什麼?”
“王允這點小聰明,還沒有小皇帝順眼。”還比不上董卓掌權的時候,賈詡在心裡補充。
“看不順眼就把他拉下來。”李儒這話接的,好像之前幫王允除掉董卓的人不是他。
賈詡揚了揚眉毛,“費了那麼大力氣,你不心疼?”
“我從不心疼無關之人。”李儒翹起嘴角笑了。
“那先說好,到時你可別用師兄的身份來說我。”賈詡說著,站起來理了理衣袍。
這下,李儒的眼睛全睜開了,“那麼快?看了這個王允真是觸到你的底線了。”
“《戰國策》豫讓有云: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董卓殘暴,對蔡邕卻有知遇之恩,蔡邕不過表達了悲痛,未報此恩,王允卻將對董卓的恨,發洩到蔡邕身上。”賈詡淡淡地說道,“且自董卓伏誅,到王允掌權,尚不足月,已將其心中怨憤盡數外露,董卓的親信,諸如李傕、郭汜之輩,如何能安心?”
一介文臣得掌大權,不懂以德報怨安撫人心,那是有眼無珠,不懂收兵權歸已用,那是找死。
既沒眼界又找死的人,連天子能屈能伸的一半能耐都沒學到,漢室有臣如此,天不亡何?
賈詡的想法,李儒都懂,因此,他雖然替長安暫時的太平感到可惜,也不會縱容王允這般一意孤行。
當賈詡出現在李傕郭汜等人面前,他們這才想起這個從涼州就投效在董卓帳下的謀士。
“賈校尉,你來得正好!我等正在商議回涼州事宜,不如隨我們一同回去吧!”
賈詡冷著臉,銳利的目光從他們臉上掃過,淡淡的語氣帶上幾分冷峻,“主公死於賊人之手,大仇未報,爾等怎可棄眾將士於不顧?”
幾人面面相覷,看賈詡從容不迫的模樣,心裡也生出一絲希望,郭汜問道:“賈校尉可有良策?”
“王允雖奪了大權,可兵權還在諸位手中。不如帶領部隊向西行進,沿途招攬新兵,再進攻長安,為主公報仇。”賈詡緩緩道出,見到幾人有動容之色,又補充道,“若能有幸成功,奉天子命一匡天下,若不成,再走不遲。”
“好!就依賈校尉所言,待我等為主公報仇,再掃平這天下!”
作者有話要說:
早上起來多了個收藏,好激動(≧▽≦)/又有動力碼字了嚶QWQ
第16章 天子
乾燥的風吹在臉上,賈詡騎在馬上,抓著韁繩,眯起眼眺望行進的部隊。
時年董卓帶著他們從涼州到洛陽,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