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點兒太張揚了。”
“張揚又有什麼不好?”
“獲勝後又蹦又跳的很不好。”
“有什麼不好?”
“這就是你對日本文化了解不深入了,相撲手即使贏了也不能高興,贏了也得面無表情規規矩矩,否則就是對觀眾和對手的不尊重。”
“朝青龍是蒙古人,不能要求他和日本人一樣吧?”
“那倒也是。”
橫綱朝青龍身高一米八四,體重三百零八斤,在相撲手中屬於身材矮小偏瘦的,可能是蒙古人吃不慣日式火鍋。別看朝青龍身材矮小,蒙古草原上長大的孩子天生會摔跤,朝青龍把相撲和摔跤有機結合在一起,在日本相撲界打出一番天地,晉升橫綱兩年來未嘗敗績,很多選手遇見他,未等開賽腿先軟了。說到相撲,相撲起源自中國,看過《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浪子燕青是著名的相撲手,宋朝的相撲可能更像摔跤,李逵很厲害吧,碰到燕青就沒轍,經常被燕青摔得跪地求饒。燕青這個人十分了得,不僅博得名妓李師師的愛慕,更是在繁華過後勸主人盧俊義急流勇退,盧俊義不聽,燕青在征討方臘後歸隱江湖,得到善終。燕青雖然只是小說中的人物,卻頗有老莊之風,相撲手最終都要歸隱。
“下一場,朝青龍對陣奎皇。”主持人說。
觀眾席一陣騷動,朝青龍最後一個出場,別看塊頭兒不小,走路步履輕盈像一陣風,大關奎皇則穩重得多。撒鹽、跺腳、伸胳膊,有的觀眾最喜歡看賽前儀式,兩人面對面蹲身拄地,像貓科動物盯住獵物般一動不動,眼神有時也是一種武器。比賽開始,剎那間兩座大山同時啟動猛撲向對方,巨大的身軀撞擊聲響徹整個國技館,伴隨著選手“呀呀”的叫喊聲,觀眾們看得眼睛都直了。短兵相接後進入相持階段,奎皇的身材比朝青龍高出一截,體重也比朝青龍大,二人分別抓住對方的腰帶比拼耐力,比賽進入白熱化。
“你說誰能贏?”吳振邦問。
“奎皇能贏。”潘姐回答。
“我看不見得。”
“那咱倆打個賭吧?”
“賭什麼?”
“你輸了,今天晚上揹我。”
“你輸了吶?”
“我輸了你也得揹我。”
“不行,這不是欺負人嗎?你輸了晚上給我洗腳!”
戀愛會使人年輕好幾歲,潘姐和吳振邦快到中年了,卻有點返老還童的樣子。話音未落,朝青龍率先改變戰術,蒙古摔跤手都特別會用腰力,只見朝青龍跨步上腰,用肩膀頂住奎皇的胸脯,趁奎皇稍微有些站立不穩,用蒙古摔跤中的絆子技巧一下把奎皇摔倒在地,“轟”的一聲巨響,一座肉山倒地。
“你輸了吧?晚上給我洗腳。”吳振邦得意地說。
“想得美,你不給我洗就不錯了!”潘姐嬌嗔地說。
“我給你洗,我給你洗。”
“這還差不多。”
中國男人不好當,日本男人別說洗腳,兩口子走路,行李都得女人拿著。
相撲手成名後,金錢、美女、社會地位隨之而來,即使這樣,普通人家也不願意把孩子送去學相撲,學相撲的都是窮人家孩子,或是相撲世家子弟。窮人家孩子沒有別的出路,把孩子送到部屋,起碼不用交學費和生活費。嚴格的訓練,填鴨式催肥,即使體重達標,能出名的也少之甚少,所以,相撲手中的外國人越來越多。姑且不論過於肥胖對相撲手身體的損害,相撲運動實在沒有多少美感可言。
晚飯是潘姐請的,兩人吃的是西餐,潔白的桌布,柔和的燭光,薩克斯背景音樂,把國技館的喧囂熱鬧拋到腦後。
“我下週要出趟差。”潘姐說。
“去哪兒?”
“去英國。”
“好好玩玩吧。”
“玩什麼?裝置上的事。”
“和誰一起去?”
“和我們部長。”
“就你們兩個人?”
“嗯,怎麼,你還不放心嗎?”
“當然不放心了,日本男人都那麼色。”
“我們部長不是那種人。”
“他是哪種人?”
“哎!不和你說了,我們部長是工作狂,我跟他出過差。”
“是嗎?去哪兒了?”
“去年去南非參加一個招商會,頭天晚上到的,第二天開完會,晚上就坐飛機往回返,除了會場,哪兒都沒去!”
“那不淨坐飛機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