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天下那麼多願望,你倒許了一個永遠不能實現的。”徐小七嘟囔著。
第三章春闈01
倏忽冬去春來。正月十九皇帝於奉天門聽政。沒想到新年的第一次臨朝,就鬧得不可開交。先是有言官彈劾忠靖王徐功業剿賊不力,濫邀功賞,被皇帝壓下了;又有兵部提請重建東南水師,協助徐家軍肅清海疆;再有西南各省連月大雪致冰災,一時凍殍遍地,乞賑災減賦,總之還是缺錢;最後又是老話重提,請太后放徵王之藩。
一番爭論沒有什麼結果,罷朝之後,皇帝忽然起意,去給徐太后請安,順手卻捎上了去歲張延年送來的市舶司賬目。
徐太后是忠靖王徐功業的姑母,當朝皇后亦是徐家人。忠靖王府為開國勳臣,手握兵權,德望極高。萬安初年海寇橫行,多賴忠靖王父子浴血征戰,才守護住東南一方黎民的安寧,然而徐姓功勞雖高,勢力亦因此坐大,對朝廷影響極深,在軍中的勢力更是盤根錯節,明裡暗裡結成了一個“徐黨”,同宮中太后遙相呼應。
說起來皇帝楊治當年還是在忠靖王府和徐太后的支援下登位的。神錫初年,政務上的事情太后對皇帝多有指點。但是這幾年,皇帝卻不大去清寧宮了。究其原因,還是皇帝對外戚擅權的不滿。
翻完船稅賬目,徐太后默默順著貓兒的毛,等著皇帝先說話。
皇帝恬然道:“兒子不大相信這個賬目,想派人去查一查。”
徐太后輕輕冷笑一聲。
這其中卻有一個緣故,萬安年間潦海戰起,戶部因一時籌不出軍費,將當年市舶司收上的船稅直接分給了忠靖王。此例一開便因循多年。忠靖王府把守港口關卡、商路要道。市舶司一介內官衙門也無力與之抗衡。坊間有言,能漏給朝廷多少錢,全看忠靖王徐功業的心情。甚至有人說,海商們給朝廷上船稅,還不如直接貢了忠靖王。據張延年暗中查訪計算,忠靖王府以軍費為名每年分去的船稅,幾乎是朝廷所得的三四倍之巨。
“查一查也好,”徐太后拖長聲道,“徐功業這幾年只忙著打仗,手下人若有不周全的地方,皇上該給他提個醒。若是沒有,也知我忠靖府果然清白,堵了悠悠眾口。”
這並不是真肯退讓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