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4 / 4)

小說:左手翻史書 作者:青詞

歌,映照後來孔明擠兌關羽和張飛,抬高黃忠和趙雲,排擠李嚴和魏延,幹掉劉封和孟達。那裡邊的權術,難道不是跟晏平仲學的嗎?劉備三請諸葛,但是任何人才都不是完人,當老闆的必須知道將來怎麼駕馭他們,揚長避短。

用不起眼的細節線索,勾連起後面很遠的大情節,是小說擺脫話本和宋元雜劇影響之後的新手法,稱為“草蛇灰線”。

誰說諸葛亮謹慎

——羅貫中設計《草船借箭》的真正意圖

《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赤壁鏖兵期間非常神奇的一幕:諸葛亮借江上大霧瀰漫,用載滿草束和青布幔的“草船”,撩撥曹營,騙曹操放箭,從曹兵那裡騙了將近十萬支箭回來。

正史之中,草船借箭有兩個原形,一個是“令船受箭”,一個是“草束借箭”。羅貫中將這兩個典故加以整合,安在了諸葛亮身上。

“令船受箭”的故事來自《三國志?吳主傳二》的裴松之注。建安十八年(赤壁之戰以後五年,213年),曹操與孫權在濡須口對壘(大概位置在今巢湖入長江的一段通道)。兩軍對峙有日,孫權借水面有薄霧,乘輕舟從濡須口闖入曹軍前沿,觀察曹軍部署。孫權的輕舟行進數里並且鼓樂齊鳴(《演義》中把這一鏡頭安置在周瑜初次與曹軍對峙時,窺探其營寨的時候),但曹操生性多疑,不敢出戰,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隨後下令,弓弩齊發,射擊吳船。孫權的輕舟一側中箭太多,船身傾斜,有翻沉危險。孫權下令調轉船頭,使另一側再受箭。很快,箭均船平,孫權安然返航。這是孫權一種臨戰急智的表現。

孫權其人,有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