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2 / 4)

小說:法醫的死亡筆記 作者:莫莫言

我和他之間無需客套。

潘雲用對講機發出命令,河面上的那隻小船就將河飄兒從河中拖了過來。

這具河飄兒果然沒有頭顱!而且,因為在河水中浸泡時間過長的原因,已經腫漲成巨人觀,露出的背部位置長出了黴斑,發出一陣陣令人作嘔的惡臭。——我一直認為,死屍的腐臭噁心過任何一種臭味!

雖然見過這樣的腐敗屍體不少,我還是忍不住一陣噁心。李智林在旁邊遞給我一個口罩。

我擺了擺手。他還不知道,其實在這樣惡臭的環境下是不能戴口罩的。屍臭會附著在口罩上,瀰漫著難以消逝。唯一的辦法,是站在上風方向,也就是背頂著風,讓臭味飄向相反的方向。而且對於有經驗的法醫來說,是不能戴口罩的,因為有些死亡現場,需要靠鼻子分辨出有沒有屍臭之外的異味,比如農藥。

我從口袋裡掏出一支香菸,叼在嘴裡。對於我來說,香菸是一種簡便易行的去臭劑,既不影響到嗅覺,又消去了部分不可避免聞到的臭味。正因為這樣的緣故,我之前染上了很大的煙癮,但我現在戒掉了,只是習慣性地將香菸叼在嘴裡,沒有點燃。

河飄兒一絲不掛,好在除了頭顱,其他部分還算完整,可以看得出來是一具男人的屍體。

我認真地翻看了屍體上的傷痕,那失去頭頸的斷面上呈現出撕裂狀,腰背部有多處排列整齊的傷口。臀部發白,與其他地方面板的顏色不一樣,傷口延伸到此處時即中斷……

“怎麼看?”潘雲在旁邊問。

來的時候,李智林已經把其他人的看法告訴我了,他們都認為這是一起性質惡劣的殺人毀屍案,作案者殺害死者後,將其頭顱砍下,以免被人識出身份。而這樣做恰恰暴露了兇手與死者關係不一般,害怕公安機關順藤摸瓜的心理特點。但因為之前沒見到屍體,我並沒有發表自己的看法。

檢驗完屍體後,潘雲很急切地想知道我的觀點。

經過檢驗屍體,我有了不同於他們的意見。

“這不是兇殺案,是意外!……”我抬起頭,對他說。

“開什麼玩笑?!”沒等我說完,董建國在旁邊叫道,“頭都沒有了,身上還有傷,不是兇殺?難道是死者自己弄成這樣的?!……”

我沒有出聲,等他把話說完。

有必要介紹一下,董建國是刑警隊重案中隊的中隊長,能言善辯,社交能力強,在偵查方面能力出眾。但在大家眼裡,他也是一個寸功必爭之人,經常插手技術上的事。這本來就不是他的專長,以至於難以服眾,經常與別人發生意見分歧,產生矛盾。

“我認為是殺人案無疑!性質惡劣的殺人肢解!”董建國繼續說道,“將頭顱割下來,是怕別人認出死者的相貌,因為兇手怕暴露死者身份!還把身上的衣服剝掉,清除可能留下來的死者身份資訊,可見兇手很狡猾……但兇手不知道,越是這樣掩飾越說明他與死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因此我們只要查清死者身份,搞清他的社會交往情況案子就偵破了一半!……現在你們的任務是儘量弄清死者的身份,而不是爭論案件是什麼性質!”

“也許很多無頭案是這樣。”李智林在旁邊說道,“但不一定全是這樣!董隊,你的推斷雖然聽起來很有道理,但總讓人其中覺得缺少了什麼!”

“是缺少論據!”我說道,“董隊長的觀點是以兇殺案作為論點的,然而到後面又把它做論據,以此迴圈推論,就必然得出這樣的結論了!”

“喔?鄧法醫仍然堅持認為不是兇殺?”董建國帶著似笑非笑的挑戰神態問道。

“是的,不是兇殺!”我正色道,“死者是意外溺水死亡的。我們現在需要馬上派人沿河尋找目擊證人,還要注意最近的尋人啟事,尤其要注意兩個月來在河邊發生意外方面的尋屍啟事。”

“可這怎麼可能?”董建國收起了笑容,同我爭執起來,“屍體明明連頭都沒有了,身上還有其他傷口,這怎麼解釋?”

我沒有回答他,只是看著潘雲。——這個時候,是需要領導選擇判斷、下達命令的時刻。

潘雲對我的信任是不用質疑的,除了師父之前極力推薦的原因外,更因為我破了幾起重大的案件。因而他對我幾乎達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這樣的信任,甚至連我也有些害怕。有一次我對他說:“你不能這樣信任我!否則,我做錯了什麼有誰來指正呢?”他當時笑著回答:“你從來就沒有給別人指正的機會。”

但現在,我知道做出這樣的判斷是有很大的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