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1 / 4)

沒想到三天過後竹老太太出現在高家院外提出收養竹曉,高氏當然不樂意,竹曉就是她家的提款機,人走了她上哪兒取錢去?再說竹曉又不是她家孩子,她哪敢做主。老太太可不管她願不願意,撂下一句“給你一天時間考慮,你不同意,我直接跟他父母談”,講完走人,幹盡利落,整個過程不到三分鐘,老太太甚至連房門都沒進──這哪裡是商量,分明就是通告嘛!

高氏夫婦被老太婆嚇壞了,老太婆雖然只搬來半個月,她的傳說可是聽了一大籮筐,如果說傳說當不得真,許家父母那可是萬萬來不得的,這些年她如何對待傻子鎮上的人心裡面門兒清,現在他們不說話,等到傻子爹媽來了可就難說了……

高氏這人特別拎得清,沒用一天,她當天下午就把傻子從頭到腳洗涮了一遍,再換上一身乾淨衣服,拎著人去了竹家,也不提收養的事情,只說老太太願意給傻子治病是傻子的造化,她會把老太太的恩情如實報告給傻子父母云云。

竹老太太沒有揭穿高氏的小把戲,她的目的不過是領走孩子,至於世俗上的東西,在她眼裡一文不值。

至此,鎮上人都知道小傻瘸得了老太太的法眼,徹底脫離高家,成了老巫婆家的小幫工一枚──竹曉住進竹家後不再上學,竹家那麼大一個院子除了一個王嫂做做雜活,其它事情都是傻子打理,他不是幫工是什麼?

高氏長出一口氣,看樣子竹老太太也不過是想要個不花錢的傭人,雖然家裡少了一雙手,但她實在是怕了竹老太婆,先這樣吧。

所謂時光如梭歲月無痕,無聲無息的竹老太太和小傻瘸不久後淡出小鎮鄉民的視線,不知不覺間三年時間流水樣過去,然後,竹老太太再次成為全鎮的焦點,這一次,是老太太她過世了。

老太太早就為自己安排好了身後事,後事辦的很簡單,小傻子為老太太扶棺下葬,三年來他第一次出現在人前,也第一次使用“竹曉”這個名字。十二歲的少年依然矮了同齡人半個腦袋,但眼神清澈,把個喪事整治得有模有樣中規中矩,鎮上人都說竹老太太仁心仁術連個傻子都給她治好了。

高氏本來還想著要不要把傻子領回家,看傻子這個樣子自己先退縮了,這個樣子的傻子只怕不好控制,再說半大小子吃垮老子,虧本生意她才不要做,反正竹曉的養育費學雜費她一分沒少拿。

喪事過後,竹曉重新縮回竹家院子,彷彿成了鎮上的一個影子,直到又過了兩年,竹家父母──呃,應該是許家父母──來到鎮上,大家才記起小鎮上還住著這樣一個小傻瘸。

許家父母看到竹曉的那一刻比鎮上人還要驚駭,他們曾經接到高氏書信,說鎮上來了一個女神醫給他們的傻兒子治病,但一個小小的閉塞山鎮哪裡會有什麼“神醫”,他們只當是高氏討錢的一個噱頭,壓根沒上心。沒想到事隔五年,出現在他們面前的少年怎麼看怎麼正常,雖然個性上好像有點孤僻,但智商應該沒有問題。

可惜他們的吃驚也沒能維持多久,當知道這孩子只上到小學二年級,數理化英一概不懂的時候,心裡面的高興勁兒就過去了,然後斷定這孩子也就是個識文斷句的水平,再加上人一點都不靈俐,問半天答一句,尤其是拖著一條腿走路,許氏夫婦只覺得說不出的礙眼,幸虧此前也沒有抱什麼希望,這會兒也談不上有多失落。

所以,待到竹曉提出回去後獨自生活,而且要保留竹曉這個名字的時候,許父慨然道:“你很好,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做人的良心,不愧是我們許家的孩子。你能知恩圖報,我和你母親都非常欣慰……”

就這樣,竹曉在他十四歲那年重返都市,帶著竹曉這個名子,以及,竹老太太留給他的一切,包括幸運,包括責任。

後記:

若干年後,觀鏡門終於迎來了真正的繼承者,行完祭拜大禮,繼承者從師兄竹曉手中接過師門傳承並薄薄的一卷書冊,書冊開啟,入眼字跡絹秀之中自有一番風骨:餘生於帝制,年少時因機緣巧合得以修行,一生歷經三制四朝一百六十餘載,目擊共和內戰統一及近年之鉅變,始終以修者出世之心淡然旁觀,及至年壽將盡方始了悟:想餘當年不過一尋常女子,上天授餘以利器,乃餘之幸,可嘆餘不解天道,據其為私有,又執迷於一己之恩怨,修而不行,虛度百年,終有今日魂消身亡之局。幸天道奧秘晦暝,非吾輩可以窺探,於此壽元將盡之時終遇曉兒,今生之憾事因之彌補一二,甚幸。

汝今既有機緣觀此遺作,必為曉兒選定之人,不妨將餘之來歷略說一二。餘十五歲偶得觀鏡奇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