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里是很難做得到的,因此想讓更多的人接受這種想法必須要有另外一種手段讓他們自主的去接受。”
“說得很好,但是我們要用哪種想法才能夠讓更多的人接受我們墨者的思想呢?”老墨者饒有興致的問道。
“利益,每個人為了生存都在想盡一切的辦法,想要推廣墨者的思想必須讓他們知道只有照著墨者的行事方法才能夠得到最大的利益。這個利益包括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只有給予他們足夠的利益他們就會趨之若鶩。”
“這個想法很不錯,但是我們怎麼樣才能夠做到呢?”
“首先是宣傳,宣傳的重點在於怎麼樣把國家的利益,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之間的關係清楚的講解出來,讓更多的人清楚只要在國家有利的大前提下,個人的利益才能夠得以實現。當然這個物件應該是富有的商人和手握權力的官員,只有讓他們明白國家不出現戰亂,他們的財富和權力才能夠保全,這樣他們自然會遵守國家法紀,才會努力去消除社會的矛盾。其次就是組織起弱小和貧困的人,讓他們相互幫助,各種各樣自己用不到的資源都拿出來換取自己需要的東西,讓他們意識到自由相互幫助他們才能夠在社會上繼續生存下去。
除了這些之外,我們必須還要有一種力量,一種能夠讓所有想破壞我們努力的人不敢輕舉妄動的力量,這樣才能夠保證讓我們的事業順利的發展下去。做任何大事都必須要有武力作為後盾,這個你們應該比我要清楚多了。”
老墨者聽的連連點頭說道:“你說的非常好,和我們的想法不謀而合,尤其是在鼓動達官貴人參與此事的想法更是我們所沒有想到的。聽你這樣一說,我覺得這樣的宣傳應該能夠有些效果。”
老墨者的話讓我知道自己是透過了他的測試,沒有想到他讓我們回去想想竟然還有這樣的意思。
從我這裡得到滿意答案後的老墨者轉頭朝書生問道:“那麼你呢?你覺得我們墨者的思想怎麼樣呢?”
“老師,我想問一下,你們墨家既有威力巨大的劍術,也有完整系統的守城之法,為什麼不去幫助大明王朝守衛城市呢?如果你們能夠建立軍功,憑你們的道德和愛心肯定能夠得到官府的支援,這樣才能夠真正做到‘興天下之大利,消天下之大害’。”
老墨者搖搖頭說道:“你說的沒錯,在很久以前我們墨者也確實做過這樣的事情,最後我們也成功了。但是那些為國家建立過巨大功業的人被皇帝封官之後他們就逐漸失去了作為一個墨者應該遵守的一些最起碼的準則。他們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對於墨者思想的傳播和對下層群眾的勞苦不再過問,甚至和我們墨者劃清界限以博得上司和同僚的關注和信任。在經過這麼幾次事件後再沒有人去參軍,誰要是去參軍我們墨家會自動把這個排除在我們的行列裡頭。”
聽了老墨者的話我才明白為什麼這些墨者能力出眾卻沒有為國家做出一點貢獻,而是和那些儒家道家一樣只知道坐而論道。原來人家在很久以前就試驗過了,只不過是以失敗告終而已。
“好了,不多說了,你們對墨者的思想掌握的很好,我現在就傳授你們我們墨家的守城之道。只要你們能夠有心報效國家的話,也算是我們隊國家做出的一點貢獻。”老墨者一邊說,一邊帶我們往教室邊上的一個小屋子走去。
剛走進那個小屋子我就覺得自己像是站在一座巨大的城池面前一樣。屋子裡有一個用沙子製作的巨大的城市模型,它把整個屋子都擺得滿滿的,而且在城池上面還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守城器械,不僅如此,在城市的外面還有大片的樹林和草地,最讓我注目的是圍繞在城市邊上的一道護城河,這條護城河是從屋子外面引進從另一邊流走的。至於城市裡面的各種器械更是琳琅滿目,做工非常精細,由此可見墨者對於這樣的器械的製作是非常的熟悉和熟練的。
“想要清楚的瞭解墨者的守城之法,必須是實地講解,否則就是紙上談兵,所以我們就以咸陽城為藍圖製作了這個一個模型,讓你們能夠更清楚的瞭解我們墨者的守城之法。”老墨者有些得意的說道。
第四十四章 守城之法
墨者守城之法一共分十二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別是備城門,備高臨,備梯,備水,備突,備穴,備蛾傅,備敵祠,旗幟,號令,雜守,攻戰。其中備城門是總篇,籠統的講述備戰時守城方需要做的事情。
所謂若無必救之兵,則無必守之城。墨子認為城池修,守器具,樵、粟足,上下相親,又得四鄰諸侯之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