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助伍府尹到閩省變革、治理時,沿途又收下了不少兵丁。這支軍到達了閩省之後,因為當地報名參軍的人也不少,雷曉飛就批准了把這支軍擴充到了三千五百人。
李豪率領的這支多方子弟組成的軍隊在人員結構中,閩省的兵佔一半,巴蜀、番山墟與其它地區的兵佔一半。這支軍到達了暹羅之後,雷曉飛沒有讓他們著手接防,而是把他們按特長,分兵投入了對暹羅地區的治理中。
雷曉飛把李豪率領的這支軍按兵員的來源分成了兩路。
來自巴蜀、番山墟的兵,都曾經跟著雷曉飛在巴蜀和番山墟兩地進行過開荒、春耕等會戰,而且這些兵也多出身自農家,對農事就自然熟練了,雷曉飛就把這兩地的兵放入了平原地區的治理中。
閩省的兵,近沿海地區,熟悉沿海地區環境,雷曉飛就把這部分的兵親自帶上,直赴暹羅的沿海地區,準備對那一方進行開發、治理。
雷曉飛把平原這一帶地方的治理工作,全權交給了青玄子負責,並讓李豪、洪彪協助他,再讓玲可公主派出翻譯、嚮導和一大班的工作人員跟隨他工作。
青玄子的任務是按照雷曉飛與玲可公主設定好的線路,對暹羅的平原地區,全面深入展開治理、改革。
雷曉飛自己則領著玲可公主、周才女與洪七公、文武等人,直奔暹羅的沿海地區,準備對那一帶進行治理、變革。
第765章暹羅海產
雷曉飛這次重臨暹羅頭幾天的考察中,已經對暹羅的海產作了深入的調查,並根據他腦中的前世記憶,對這裡的海產開發,也做了深入的研究。
在雷曉飛前世時,泰國是亞洲第三大海產國,產量、銷量僅次於日本和中國。泰國的主要魚類有帶魚、鰻魚、剝皮魚、金槍魚和魷魚等等。
那時,泰國的海產加工業也比較發達、完善,其中金槍魚罐頭的生產和出口,居世界各國首位,在國際市場上佔有率達到50%以上。而且,那時的泰國,還是世界第一產蝦大國和世界最大的蝦產品出口國,蝦類製品是泰國食品產業中出口金額最大的出口品,除了以上這兩種特暢銷的海產之外,泰國的其它如魚糜製品、冰鮮魚等等海產類的製作與出口,也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不錯的市場份額。還有使用本國或進口的海魚頭足類為原料,進行加工頭足類的海產品,也是泰國海產品加工的一大特色,比如專供日本的魷魚頭、絲等。
雷曉飛考察過暹羅的海產品之後,已經確認當代暹羅的海產品,數量與品種比起他前世時,有多無少。
如何利用這豐富而且品質優良的海產資源呢?雷曉飛為這事花費了不少的腦筋。當代沒有像他前世時,那多樣化的加工手段,也沒有那先進的冰凍裝置和供養裝置,所以給這個海產的發展帶來了困難和侷限。
雷曉飛經過了苦思之後,決定對暹羅的海產,重點發展兩個專案,一是製作乾貨海產,一是加工即食的海產食品。
製作乾貨海產,當然就離不開魚乾、鹹魚等等啦。不過,雷曉飛在當地的乾貨海產中,確定以製作蝦乾、蝦米為主。
既然暹羅的蝦多,雷曉飛當然就要利用好這個資源了。只是當代的運輸和加工條件侷限,讓他只能製作這兩種蝦製品。
加工即食類的海產食品,雷曉飛借鑑了前世泰國善於加工頭足類海產品這一點,準備把這裡特產的魷魚,製作成即食的魷魚絲,再銷往各處。
即食的魷魚絲可是雷曉飛前世時的一種可口、暢銷的即食食品。既然它能在前世那個即食食品包羅永珍的市場脫穎而出,那在即食食品欠缺的當代,應該就更不存在銷路問題。
有了既定的目標,而且還有過在前世家鄉和天南島的海產品開發經驗,雷曉飛踏入了沿海地區之後,就有輕車熟路、條不紊地把工作佈置了下去。
雷曉飛把從李豪那支軍裡帶來的人,分成了兩路。一路不熟悉海上作業的,這路人負責做海邊防風林種植和開荒造田的工作,為漁民提供安居和基本食物的保障;熟悉海上作業的那一路,當然就幫當地漁民出海捕魚,提高漁產量了。
工作佈置好後,雷曉飛馬上就著手製作蝦乾、蝦米和魷魚絲。
蝦乾、蝦米和魷魚絲這些海產製品,雷曉飛在前世吃過不少,但他卻從來沒有見過或參與過這類東西的製作,所以,他要先著手試製。
蝦乾和蝦米,其實應該說是同一種製品,只是製作方法不同而已。在雷曉飛前世時,一般的海上人家,都把大的蝦用來做蝦乾,小的蝦就用來做蝦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