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當時雷曉飛抽不開身,只好讓他們先等著。直到了今天,青城的這邊搞定了,雷曉飛就馬上動身到山城去。
雷曉飛這次去山城,幾乎把青城這邊剩下的勞力全部帶了過去。青城這邊原來有百多個勞力,剔除了雷曉飛挑選去賣小吃的四十人,雷曉飛還留下了十多個人,做小吃這一攤的製作和送貨工作。而雷曉飛離開青城的這段時間,青玄子就接手青城這邊的指揮工作。
雷曉飛會合峨眉派的掌門和金長老他們後,馬不停蹄地開始了實地考察。最後,雷曉飛看中了他那次坐船來的那個碼頭邊的小山包,那裡,可以一覽無遺地看遍了長江的江景,而且,自古以來,碼頭都是經商的黃金地段,精明的雷小哥有什麼理由錯過。
選址工作完成後,馬上就進入了開發。雷曉飛讓金長老從丐幫調來一批年輕的勞力,與青城那邊過來的勞力,也合共有近百人,在雷曉飛的帶領下,開始重複在青城時做的工作。
因為雷曉飛從青城那邊帶過來的勞力,已經有過一次工作的經驗,算熟練工了,所以,這次工程的進度比在青城時快多了。
雷曉飛這次在山城建造的酒樓和客棧,也是像在青城那邊一樣,合併在一起,不同的是這邊的比青城那邊的大,雷曉飛在山城這邊建的酒樓可以容下八百人,客棧可以住下三百人。
雷曉飛之所以把山城這邊的規模建得比青城那邊大,只是他看中了山城這邊有巴蜀最大的碼頭。雷曉飛相信,以後隨著他那“引進來,走出去”的計劃實施,這巴蜀最大的碼頭一定會興旺,自己現在就未雨綢繆,為那時做準備。
山城這邊那比青城要大三分之一的工程,在眾人的齊心協力下,也只用半個月就完成。這邊的酒樓兼客棧,雷曉飛還是起了“望江樓”的名字。他這樣做,有兩個理由,一是這酒樓兼客棧,也是名符其實的“望江樓”;二是他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