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1 / 4)

廢低襯莧繁B眯猩倘說陌踩��涔芾碇貧熱玫椒謎咂母行牢亢駝鵓�!爸洩�悄莧寐眯姓吒械階畎踩�⒆羈�牡墓�搖保�14世紀旅行家伊本?白圖泰(Ibn Ba??ū?a)這樣寫道,當地政府部門會詳細記錄每個外來者每一天的活動,也就是說,“一個人帶著錢財單獨旅行九個月都不用擔驚受怕”。

佩戈洛蒂也有相同的看法。他曾說,從黑海至中國的通道“無論日夜,絕對安全”。這一方面緣自草原對待外來人時好客的傳統,另一方面則來自對商業活動的崇尚。在這種觀念下,黑海的貿易關稅和亞洲另一邊所收取的幾乎一致,因為中國太平洋沿岸港口的海上貿易同樣得益於蒙古帝國在鼓勵貿易上所做的努力。

稅收政策帶來的效益體現在13世紀和14世紀極為繁榮的紡織品出口上。你沙不兒、赫拉特和巴格達的紡織工業興起,僅大不里士一城就在一百年內擴張了四倍,以容納那些在被蒙古人征服之後備受優待的商人、工匠和藝人。儘管綢緞和布匹在東方也常常供不應求,但自13世紀末開始,仍有越來越多的織物被運往歐洲銷售。

繁榮景象延伸至全球各個角落。在中國,像廣州這樣的港口一直是面向亞洲南部世界的視窗。如此重要的商業樞紐對波斯商人、阿拉伯地理學家和穆斯林旅行者來說早已耳熟能詳,他們曾記載了沿海城鎮和內陸地區熙攘熱鬧的生活場景,以及來自全世界的混雜人口。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貿易活動為當地帶來了大批的外來詞和俗語,如今仍保留在現代漢語當中。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講,當時中國對外界的瞭解還十分粗略有限,一份13世紀早期的某官方文獻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其作者是負責珠江三角洲口岸城市廣州對外貿易事務的官員。該文獻是寫給去阿拉伯語世界的商人、海員和旅行者看的,試圖解釋阿拉伯的商業活動方式,列出可以買到的以及可能受到中國商人青睞的貨品。但正如當時其他旅行者所記述的,該文獻同樣充滿了奇聞異談和半神秘性的觀念。比如說,麥加是佛陀的故鄉,佛徒們每年都會去那裡朝拜;有一個地方能讓女人“裸而感風,即生女也”;西班牙出產巨型西瓜,其直徑達到六英尺,可供二十多個人食用;歐洲的綿羊比一個成年人還高,而且每年春天開啟它們的肚子就能取出十幾磅肥油,之後用線縫合便能安然無恙。

不過,當蒙古帝國將亞洲大部分疆土統一之後,海上貿易便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一些戰略經濟要地——如波斯灣——都得到了新政權的特別關注。帝國十分鼓勵長途貿易,並從中獲取高速增長的貿易收入。結果,13世紀的廣州聲名遠播,而不僅僅侷限於周邊。到13世紀70年代,廣州已成為中國海上進出口的貿易中心。馬可?波羅記載道,每批駛往亞歷山大港的船隊(帶著運往基督教世界的胡椒等物)當中,都有100多艘來自中國的港口。伊本?白圖泰稍後的記述則與之相呼應:到達這個城市的時候,他看見上百艘船駛入廣州灣,同時還有無數的小船。地中海的貿易活動只能算是熱鬧,太平洋地區的貿易活動才是名副其實的繁盛。

除了依靠模糊的記述和不太可靠的文獻來證明廣州成為重要的商業中心外,我們還有其他例證。當時在廣州灣失事的一艘沉船準確地記錄了從整個南亞以及(可能還有的)波斯灣和東非進口商品的詳細情況。胡椒、乳香、龍涎香、玻璃和棉花只是那些1271年初沉沒在中國沿海海域珍貴貨物中的一部分。活躍在中國南海上的商人人數眾多,隨處可見,甚至在蘇門答臘和馬來半島上都有貿易據點。特別是在印度南部的馬拉巴爾(Malabar)海岸,此處是全球最大的胡椒供應地,中國、歐洲和亞洲其他地方都離不開胡椒這種常用品。到了14世紀中葉,卡利卡特(Calicut)等城鎮的中國船隻如此之多,以至於某評論家認為,中國人包攬了印度次大陸上所有海運和載客的業務。近期在喀拉拉邦(Kerala)海岸發現的一艘沉船殘骸,為我們展現了中國當時獨特的平底船設計。

這種長途貿易的潤滑劑是銀子,也就是歐亞大陸唯一使用的貨幣。之所以會有這樣,部分要歸功於中國在成吉思汗時代之前發明的一種金融信貸體制,包括匯票和紙幣的使用。蒙古人採納並改進了這種體制,其結果就是大量的銀子流入了新的貨幣信用體系。這種貴重金屬的供應量大幅飆升,導致它和金價的比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歐洲的某些地方,銀價嚴重下跌,從1250年到1338年跌幅達一半以上。僅倫敦一城,大量的銀子供應使皇家的錢幣鑄造量得以在1278年到12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