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並肩合作,大西洋與喜馬拉雅山脈被緊緊聯絡在了一起。有了羅馬的資助以及波斯統治者的接納,基督教本當成為不僅是歐洲而且是亞洲的主流宗教。但不幸的是,一場內訌爆發了。
一些主教認為教會的和解決議削弱了自己的地位,並開始指責教會某些領導人物不僅沒有受過正規教育,而且也沒有得到過任何正式任命。接著,基督教內部爆發了武裝衝突,導致許多瑣羅亞斯德教的神廟被焚燬。這使原本已經妥協的波斯國王不得不改變了態度:放棄宗教寬容立場,重新開始捍衛波斯上層貴族的信仰體系。這無疑是一種倒退,基督教未能順利地迎接一個黃金時代的到來,反而將面臨新一輪的挑戰和迫害。
早期激烈的宗教爭端大多是地方性的。公元4世紀君士坦丁堡主教、最傑出的早期基督教神學家之一聖格列高利(Gregory of Nazianzus)記載了他曾被誹謗者當面怒斥的情景。他寫道,那些人朝著他號叫,像一群烏鴉。遭受攻擊的他如同身處巨大的沙塵暴中,被各種猛獸圍攻:“他們就像一群炸窩的黃蜂突然飛到你的臉上。”
相比之下,發生在5世紀中期的這次內訌波及範圍更廣、鬥爭更加激烈。內訌在西方的兩個對立教派之間展開。一方是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聶斯脫裡(Nestorius),另一方是亞歷山大城的宗主教區利羅(Cyril),他們的主要爭端在於耶穌究竟是神還是人。顯然,此類問題並不能靠和平商討解決。區利羅是個天生的政治家,為了贏得支援不擇手段,比如大量的賄賂行徑:給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以及他們的夫人送上精緻地毯、象牙座椅、高檔桌布等奢侈品,有時甚至直接送現金。
東方基督徒對於如何解決這些爭論感到束手無策。他們認為問題出在古敘利亞語翻譯成希臘語的過程中,具體說來,是對“化身”(incarnation)一詞的理解。事實上,爭論的背後完全是一場兩位教會首腦之間的權力鬥爭,最終只有一個人的教義會被採納接受並因此獲得榮耀。爭論的焦點最後落到童貞瑪利亞(耶穌之母)的身份上。在聶斯脫裡看來,對她的描述不應該使用Theotokos(神的母親),而應使用Christotokos(耶穌的母親)——換句話說,耶穌只是個人類。
最終區利羅技高一籌,聶斯脫裡遭到罷免。突然改變的神學立場破壞了教會的穩定。一個公會議上做出的決定或許會在其他公會議上遭到反對,因為對立教派會採取激烈的遊說。爭論的核心圍繞著耶穌是不是神人二性的問題:二者如何神奇地融於一體,二者的關聯又是怎樣?耶穌和上帝的確切關係也是熱議的問題,即耶穌是由上帝創造,因而處於從屬地位?還是說耶穌也是萬能的,故而二者互相平等、共同永生?這些問題在公元451年的卡爾西頓(Chalcedon)大公會議上引起了激烈的交鋒。最終,會議確定了新的宗教定義,並且應當被整個基督教世界所接受。定義的附加條款警告說,任何持有異見者都將被逐出教會。
東方的教會馬上對此提出強烈抗議。東方的主教說,西方教會的新教義不僅是錯誤的,而且有點接近於異端邪說。於是他們公佈了新的信條,明確了耶穌的一元性,並威脅任何膽敢“認為或宣傳我聖主受難與變化”的人都將被罰入地獄。連羅馬皇帝都被捲入了這場爭論。他關閉了一所位於埃德薩(Edessa)的東方基督教派學校,該校不僅以敘利亞語、埃德薩方言阿拉美語,還以波斯語和粟特語來教授經書和聖人的言行。與使用希臘語的地中海地區基督教不同,東方基督教從一開始就認為,想要吸引更多的新信徒,就得提供能夠讓儘可能多的族群看得懂的傳教資料。
埃德薩學校的關閉加深了東西方教派之間的分裂,特別是由於許多學者被羅馬帝國驅逐出境,最後都到波斯尋求避難。時間久了,麻煩越來越大,因為住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帝們被認為理應捍衛“正統”教義,並鎮壓任何邪教和異端。公元532年,經過在高加索山脈的一系列衝突與動盪之後,羅馬與波斯達成了一項和平協議,其中的主要條款是:波斯官員應該對那些違反卡爾西頓大公會議決議,或被羅馬官方視作危險分子的主教和教士進行搜捕並關押。
試圖調解教派之間的衝突是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的做法就是再好不過的例子。查士丁尼曾幾次三番地試圖融合對立雙方的見解,並於公元553年主持了由東羅馬天主教和一性論派主教共同參加的特別大公會議,旨在結束由來已久、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