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歷史學家普魯塔克(Plutarch)記載,亞歷山大那天堅持要在打仗前休息,他睡得很沉,手下的將領很擔心,必須使勁搖他才能將他喚醒;精神煥發的他穿上最得意的盔甲,戴上精緻的頭盔,“如同最精緻的銀器”般光彩奪目,右手握住一柄利劍,率領他的部隊開啟了通往勝利的帝國大門。
亞歷山大受教於亞里士多德,肩上一直負載著很高的期待。他未負眾望,在高加米拉擊敗波斯軍隊後又繼續東進。一座座城池向他投誠,巨大的城邦、富足美麗的城市,紛紛拜倒在這個年輕英雄的腳下。巴比倫投降了,城市居民帶著鮮花和花環聚集在通往這座偉大城市的道路兩旁,銀色的祭壇上堆滿了乳香精油和各種香料,裝著雄獅和獵豹的籠子被作為上貢的禮物。沒過多久,連線波斯主要城市的皇家大道、連線小亞細亞海岸和中亞的整個交通網路全部為亞歷山大大帝所有。
儘管某些現代學者把亞歷山大看作是“醉鬼和少年暴徒”,但他在治理新近征服的疆土和人群方面似乎還真有其驚人的巧妙手段。在對待當地的宗教信仰和習俗方面,他通常表現出仁和、寬容和尊重。比如,他對居魯士大帝陵墓的年久失修感到非常不滿,不僅重修了陵墓,而且懲罰了曾經毀壞帝陵的人;當得知大流士是被他的副官謀殺並扔在一輛貨車裡後,亞歷山大下令,大流士三世應當享受符合他級別的葬禮,且必須與其他波斯統治者葬在同一陵園。
亞歷山大能夠治理越來越多的疆土,是因為他願意依賴當地的高層精英。“如果我們想要守住亞洲,而不僅僅是路過亞洲,”他說過,“我們必須對這些人表現出足夠的仁慈。他們的忠誠才能使我們的帝國穩定長久。”地方官員和元老可以保留原有的職位,繼續管理被征服的城鎮和地區。亞歷山大本人也採用地方傳統頭銜,身著波斯服裝,表示他對地方習俗的認同。他極力避免自己被塑造成一個入侵的征服者,而是一個古代王國的最新繼承者——儘管嘲笑之聲也提醒著人們他曾血洗大地並帶來無盡的災難。
要記住的是,我們對亞歷山大征戰事蹟的瞭解,對他的成功和策略的瞭解,大多是從歷史學家那裡得來的。這些歷史學家的陳述通常都帶有理想化色彩,常常以極大的熱情描述這位年輕將軍的征戰歷程。但不管怎麼說——即便我們應當對波斯崩潰的史料持謹慎態度——亞歷山大向東方疆域持續迅速擴張的故事本身就能打破一切質疑。他是一位精力充沛的新城市的建立者,這些城市通常都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直到今天才有了別的名字,如赫拉特(Herat,當時的名字是阿里亞亞歷山大城Alexandria in Aria)、坎大哈(Kandahar,阿拉霍西亞亞歷山大城Alexandria in Arachosia)、貝格拉姆(Bagram,高加索亞歷山大城Alexandria ad Caucasum)。這些臨時建立的堡壘城,一直延伸到北部的費爾干納谷地(Fergana),構成一張點綴在亞洲屋脊上的全新網路。
新城市的防禦能力強大,建有獨立的要塞和堡壘,這主要是為了防禦草原遊牧部落的威脅——他們非常擅長向周邊地區發動災難性攻擊。亞歷山大不得不修建防禦工事以保護新近征服的領土。而幾乎與此同時,在更遙遠的東方,那裡的人們也在擔心同樣的事情:中國已經形成了“華夏”的觀念,以表示自己是文明的世界;為了抵抗來自草原遊牧部落的入侵,他們不斷修建、延伸牢固的防禦網路,最終形成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這種做法的出發點與亞歷山大不謀而合:一味擴張而忽略防衛,終將一事無成。
公元前4世紀,亞歷山大仍在不知疲倦地繼續征戰,他環繞興都庫什山脈(Hindu Kush)而行,又沿印度河谷直下,不停地興建新的要塞並添置駐軍——儘管此時的他已必須時常面對那些思鄉心切計程車兵的哭訴和抱怨。從軍事角度來講,到公元前323年32歲的亞歷山大在巴比倫去世(此事件仍籠罩著神秘色彩)時,他一生的成就絕對稱得上非凡。他東征的速度和廣度令人難以置信。影響更深遠的一點是——儘管常常被人們忽視——他留在身後的巨大遺產,以及古希臘文明與波斯、印度、中亞及中國文明的交匯融合。
儘管亞歷山大的突然去世曾引發了一場他手下高階將領之間的動盪和內訌,但另一位領袖人物不久便出現在新徵服的東方疆土上:一位叫塞琉古(Seleucus)的軍官,生於馬其頓王國的北部,參加過大帝發起的所有重要的遠征。他在統帥去世後的幾年時間裡,發現自己已成為從底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