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部分(4 / 4)

累一定的經驗之後。 也可以一邊學習, 一邊自主研發新的坦克。”

雖然不願意朝不好的方面去想, 但有些事並不是你做駝鳥就不會發生。 吃透了維克斯坦克的技術之後, 德國至少在坦克研發合作的熱情僅在於西北提供的資金了, 隨著希特勒上臺對坦克的加大投入, 現在的熱度只會越來越低, 包括其他方面也是。 姜立很早就想到了這點, 再聯想到虎式。 虎王坦克, 穿甲彈的作用恐怕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雖然對於日本人的豆丁坦克, 高爆彈已經足夠用了,但姜立的假想敵從來就不是日本陸軍, 而是來自於北方的蘇聯, 作為獨裁者的斯大林很難接受外蒙被民國所控制,進而威脅蘇聯至關重要的西北利亞鐵路。 二戰中的蘇聯雖然犯下了不少錯誤, 但能在德國的飛機大炮下堅持下來也有其出類拔萃之處。 至少蘇聯的坦克洪流也許在質上還比不上虎式與虎王坦克, 但考慮到生產效率與綜合效能上並不遜色德軍太多, 到了戰爭後期。 雙方在武器上的差距已經被無限制的縮小, 甚至在戰鬥機上。 蘇聯也許並未像史書那樣超越了德軍, 畢竟歷史由勝利方書寫。 但至少也達到了接近與德軍持平的水平, 並未形成代差。

所以蘇聯才是姜立的第一假想敵。 日軍鑑於其戰爭潛力, 確實只是中華民國的一塊磨刀石而已。

“掌握了生產技術就好。” 姜立點頭此時也比較認同坦克研究所的工作, 畢竟此時維克斯坦克, 蘇聯即將服役的t26,或者是眼前西北的復仇者, 都是站在同一水平線上的。 在德國人的幫助下, 民國此時對於坦克的研究並未落後蘇聯多少。

“這, 這真是西北自己生產出來的坦克?” 相比起姜立的淡定, 田見龍與孫立人, 李杜, 馬占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