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部分(3 / 4)

,與他並肩而立的是一個四方臉、細眯眼、相貌樸實的中年人。雖然身穿著東海軍服,胸口的一顆金星閃亮,但看上去與其說是武將,不如說是工匠。雖然相貌平庸,但盧克忠卻不敢失禮。

郭立,天津總督。

說起來,郭立也的確是工匠出身。哲宗朝時,還參與過宮室的修建。若不是後來犯法得罪,也不會落草為寇,加入了當年的衢山軍。雖然資歷比不上浪港出身的老兄弟,但比起盧克忠來根基卻要深得多。

按照大宋的規矩,出掌各州的知州都會兼領武職,位在同級的武官之上。但東海人沒有這規矩,軍政兩方平日裡就是平起平坐,而到了戰時,更是武將的發言權更大。

“上凍了正好容易修工事。”

郭立沒頭沒腦的丟下了一句。他說話一向言簡意賅,為人並不討喜。同時也沒有多少指揮作戰的經歷,歷年來的功績也是苦勞大於功勞,但趙瑜卻取他一個穩字,讓他在東海軍中脫穎而出,穩穩的坐在天津總督的位置上,統管著三千鎮戍軍。

東海陸軍分鎮戍和野戰兩個系統,從軍銜上說,鎮戍系統要高於野戰軍。所有的外鎮總督都是中郎將以上,而各個常備野戰營的都指揮使,最高也只是四顆銀月的昭武校尉,一旦積功升到將軍,便會給調離野戰系統。若不是入軍學做先生,就是去哪個地方當守將,又或是進參謀部磨練。

但郭立並沒有參與野戰軍的經驗,而是從鎮戍系統中一步步爬的上來。雖然野戰非其所長,但守城和築壘卻是一把好手。

拋下盧克忠,郭立在城頭上走著。雖然已經在天津待了近三年,但乾冷的冬天依然讓他很不習慣。在土城上沒走多久,鬍鬚便已經結滿了冰渣。望向北方的蒼茫大地,他心知,即將來臨的是他從軍以來的最大考驗。

但危險性越大,功勞也就越大。如果放棄鎮外百姓,只守天津鎮,他有絕對的信心。但如此一來,就算守住城池也不會有多少功勞。眼見著小字輩們一個個加官晉爵,郭立也不甘心沉寂下去。

如今的東海軍中,地位最高的是平東將軍趙文,安南將軍趙武和安北將軍陳五。按照徵鎮平安和東南西北的分配,三星上將軍是釘死的十六人,除非功勞、資歷皆備,不然很難升得上去。到現在為止,東海軍的也只有這三人夠資格。

緊跟其後的,便是朱聰、陸賈等人。資歷略淺,但軍功出類拔萃,所以得授雜號將軍。

至於郭京這一級,資歷老,有苦勞,能力不算低,雖然軍功差一點,但照樣能當上外島的總督。不過,晉升的通道卻到此為止。在東海軍,就算熬資歷,最多也只有中郎將——當年浪港軍的老傢伙們,如果沒有退役養老,那麼他們就會被髮顆金星,安排在內線的寨堡中鎮守。

‘這是我的機會!’郭立想著,他雖不擅征戰,但卻是軍事工程學的專家——當年匠作大工的出身,使他研究起城防工事來得心應手——就讓女真人見識一下什麼是真正的守城!

半月後。

一條十餘里長、一人高的矮牆代替了天津鎮外的柵欄——雖然此時地面硬得用點了鋼的錐子戳都戳不進,但用泥沙混著冰水卻很容易便築起了這條工事——夾在矮牆之中,每隔兩裡多就有一座同樣用泥沙混著冰水修葺的稜堡。總計六座的稜堡突出於牆外,其中各安放了四門大小不一的火炮,護衛著稜堡一側進出矮牆的道路

而在矮牆之前,是層層疊疊寬達百步的如門檻一樣冰稜,這些只有一尺高的冰稜用來抵擋進攻做不到,但遏制住女真鐵騎的衝擊卻輕而易舉。

盧克忠隨著郭立在土城城頭上觀看這剛剛修好的防禦工事,臉色鄭重。就在兩天前,也就是臘月初六,完顏阿骨打率軍攻進了燕京城,當從騎著快馬由燕京趕回來哨探口中得知這個訊息後,所有人都知道,女真大軍很快就要來了。

幾名騎兵這時從北面遠處急速奔來,還沒靠近防線,便全力揮舞起手上的紅旗。

“盧監鎮……請你即刻回鎮中主持防務!”郭立毫不客氣的向盧克忠下著命令。

“女真人來了?”

“女真人來了!”

注1:唐時平定淮西藩鎮的名將,最有名的一戰便是雪夜下蔡州——趁著風雪攻下了淮西節度使吳元濟的蔡州城。

第七章 投奔(上)

大宋帝國征服史第七章投奔(上)

厲的集合號接連響起。/ 數十支號角把敵軍將至的訊息條防線。陣的周圍沸騰起來。早已駐紮在事旁的民居中計程車兵們。一個個飛快的蹦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