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現在都成了衢山島上的奴工,家中田土也成了賠禮。只有在衢山軍的刀槍下,他們的地位才會穩固,這一點,受過教訓的村長們心知肚明。
但他們今日如此恭敬,其實還有另外一樁心思。這兩年,良鄉船行的名頭日漸響亮,岱山島民站在岸邊,能看到來來往往的船隻,許多都掛著船行的旗號。原本投了浪港軍的岱山子弟,現在也大半在船行中當水手。每當他們回到岱山的時候,皆是大包小包的帶著從外地購來的禮物。從他們口裡,岱山人都知道了,趙大當家待人寬和,良鄉船行薪水豐厚,秀州杭州的市面有多麼繁華,青樓裡的小姐【注2】有多麼可人。
這些傳言,早把島上年輕人的心思都撩撥得癢癢的,就連些老成持重的,也免不了動心,一年三十貫的薪資,食宿全包,春冬換季還發衣物,比起禁軍也絲毫不差,總比日夜在土裡刨食要強上百倍。只是良鄉船行向不對外招人,讓他們欲入無門,總找不到進船行的機會,就算託那些在船行裡當水手的自家兄弟提攜一下,也得不到任何回應。
不過,最近有傳言,趙瑜此次來岱山,不僅僅是巡視田地出產,而且還會在島上為良鄉船行招募一批水手。也因此,今日岱山島民才會對他如此恭敬,看著他的目光也始終帶著一絲熱切。
這一切,被趙瑜不動聲色的看在眼裡。現在衢山軍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