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徐明遠也是跟著周斌傑進了蜀州城,把之前和郭採玲說的書和筆墨紙硯都帶了一些過去。
周斌傑也是很疼惜郭採玲這個小姑娘,還特意去南城買了一套上等的文房四寶,一起帶過去送她。
這段日子柳三娘一家也是和周斌傑漸漸熟悉起來了,對於這個沒有架子,又好說話的富家公子,他們也是很是喜歡。
周斌傑也是三天兩頭帶些稀罕玩意送給郭採玲,把她當自己的親妹妹一般。周斌傑能夠懂徐明遠的意思,所以對他們一家也是頗為照顧,不過也不會表現的太過露骨,讓大家都尷尬。
徐明遠知道阻止不了小姑娘刺繡,所以也是給他定了時間,一天刺繡多少時間,練字多少時間,不可把書法給拉下了。
對於那日白墨樓的話,徐明遠也是想了不少東西,郭採玲這雙手可不能因為想去長安而放下了書法,不然可能會成為他心中永遠的疤。
郭採玲對於徐明遠的話向來言聽計從,見徐明遠一本正經的和她約定,也是認真的點頭答應了。
不過相比周斌傑那上等的文房四寶,小姑娘顯然是對徐明遠帶來的那些要喜歡的多,握著那杆徐明遠當年從宣城帶回來,不常用的兔毫愛不釋手。
期間曾清怡和白伶萱也是一起來山上一次,見徐明遠傷好了,曾清怡也是忍不住手癢,非要徐明遠和她來打一架。
徐明遠也想看看入了三品,和真正的三品巔峰有多大的差距,自然是不會拒絕的。
徐明遠全力之下,使出了五劍,甚至連最後那一劍問天都用了出來,終究還是沒能破開曾清怡的那一劍,只能無奈地看著停在耳邊的紅色長劍。
曾清怡和那日的中年劍客同是三品,不過實力之差確實不小,比起徐明遠也還是強了不少。
白伶萱和周斌傑也是在一旁看著,皆是兩眼放光,最後還感嘆兩人結束的太快了,沒看過癮。
爾後作為戰利品,曾清怡直接拿了幾本孤本,說是算是這次贏了徐明遠的獎勵了。而白伶萱也是有樣學樣,跟著拿了兩本古籍,說是爬山太累了,要拿點東西補償一下自己,讓徐明遠肉痛不已。
不過一屋的書,要是徐明遠去長安了,依著清玄的憊懶性子,肯定不會幫他曬書的,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發潮和被老鼠啃光了。
這倒是讓徐明遠有些煩惱了,拿來賣的話,只要這些古籍孤本在他手裡的訊息放出去,恐怕米倉山都要被那些文人墨客給擠滿了。
但這些年走南闖北才積攢下來的這一屋子書,徐明遠還真捨不得拿來賣了,要是有個地方能幫他妥善保管就好了。
不過接下來就快要鄉試了,徐明遠也是把這事先擱下了,先把詩賦多準備了幾首,說不定到時候就用上了呢。
他去過書院見過曾夫子,夫子也說他墨意經義那些不成問題,策問更不是一般書生能比的,不過詩賦還是弱了些,讓他多去準備準備。
時光如梭,轉眼便到了鄉試的日子,徐明遠早早起床,細緻的梳洗了一番,換了身乾淨的青衫,背了竹箱下山而去。
如果說七月末的書院院試是少數書生佼佼者的較量,那八月初的鄉試可以說就是整個蜀州讀書人最為重要的較量了。
科舉考試三年一期,若是此次不中,就要再等三年,這對於十七八歲的少年郎或許不算什麼,但是對於那些已經上了年紀,屢試不中的中年書生來說,這數十年的時光,就是不斷重複的三年的累積。
徐明遠揹著竹箱進了蜀州城,街道之上放眼看去皆是揹著竹箱的書生,有身著錦衣的富家子弟,有穿著補丁長衫的寒門學子,有鬚髮皆白的老頭,也有十五六歲的少年郎。
徐明遠在路邊小攤喝了碗粥,吃了兩個饅頭,聽著身旁兩個年齡相仿的書生輕聲交談著,互相給對方打氣,也是不由的會心一笑。
兩人十六七歲,一個方正臉,眉心一顆痣,一個圓臉,笑起來臉上有兩個酒窩,看穿著也不是什麼富家子弟。聽他們的交談,來自新津縣,應該都是第一次來參加科舉,皆是有些緊張,互相打氣之餘,還不忘互相考校墨意的問題,認真的模樣讓徐明遠也是有些感慨。
寒門書生若想出人投地,科舉入仕無疑是最好的方法。而且讀書識字,若是能夠放得下讀書人心中的酸儒氣,就算科舉不中,到酒樓商鋪中幫人記記賬也是好過在地裡累死累活地幹活。
徐明遠喝完粥,向老闆再要了兩個燒餅,拎著書箱起身,那兩名書生也是剛好起身,見徐明遠也拿著書箱,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