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2 / 4)

小說:楊度 作者:不受約束

”袁世凱做出一副又恭維又豔羨的模樣。

“也不是求教,還不是問問鐵廠、織布局那些事。”對於醇王的親臨,張之洞也引為得意。

“老中堂在湖北篳路藍縷,艱苦創業,成就了這樣大的事業,也真是不容易,晚生也得好好向老中堂請教才是。”

袁世凱順勢給張之洞一頂高帽子,張心裡高興,說:“其實,昨天醇王爺來,主要還不是談實業方面的事,他是聽說漢陽城裡有一個專治氣虛的老醫生,問我知道不,想召進宮來為皇上治病。”

“皇上怎麼啦?”袁世凱裝成一副大吃一驚的樣子。

“醇王爺說,皇上這幾天病勢又加重了,他很著急,御醫無能,想找民間有絕技的醫生來為皇上瞧病。老夫說漢陽那個醫生我知道,也只是徒有虛名,並無真本事,用不著召來。”

袁世凱佩服張之洞的精明。為皇上薦醫治病是最冒風險的事,治好了嘉獎幾句了之,治不好,遷怒下來則受不了,何況皇上已病入膏肓,再高明的醫生也是治不好的,當然是不薦為好。

“老夫問王爺,太醫院開的什麼藥,王爺拿出一張藥單來。” 張之洞起身,從抽屜裡摸出一張藥單來,說:“王爺將藥單留在我這兒,要我找幾個好醫生來會診下,過幾天再還給他。”

袁世凱接過單子。這的確是太醫院開出的藥單,知道老頭子沒有說假話,看來醇王昨天不是衝著自己和慶王來的。

袁世凱放心了,笑著說:“我聽的是謠傳了,醇王府我也用不著去了。您歇著吧,我走了。”

“再坐一會,有件事跟你商量。”

“什麼事?請老中堂說。”袁世凱一副移樽就教的神態。

“現在南邊一帶民間鬧立憲鬧得厲害,江浙、湖南、廣東等地都成立了立憲團體,你聽說過嗎?”張之洞摸了摸稀疏的白鬍子,昏花的老眼望著袁世凱。

“晚生略知道些。”袁世凱兩手放在膝蓋上,腰板挺得很直。“不過,立憲是朝廷的事,用不著他們瞎鬧。”

“話雖是這樣說,但他們也有好的建議。昨天的《京報》登了一則訊息,說他們建議在京師辦一個憲政講習所,向王公大臣講授東西各國的憲政。現在考察政治館已改為憲政編查館,正愁著沒有事做,不如讓他們做這件事。”

“向王公大臣講授東西各國憲政好是好。”袁世凱苦笑了一下,“老中堂,您是知道的,澤公手下的那些人有誰能擔得起這副擔子呀!”

袁世凱說的澤公,就是出洋考察的五大臣之首鎮國公載澤。他的福晉乃光緒皇后的同胞姊妹,均為慈禧的侄女。因為這個緣故,載澤很受慈禧的信賴。慈禧同意預備仿行立憲,也與他的竭力主張大有關係。五大臣回國後,考察政治館改為憲政編查館,載澤做了該館的督辦。究其實,載澤對憲政一竅不通。憲政編查館的人員倒不少,但都是這個王爺、那個貝子推薦來的三親四戚,不是紈絝少年,就是甩手大爺,沒有一個能辦實事。好在慈禧並不真想立憲,宣佈預備仿行立憲,建一個憲政衙門,都是做做樣子的,載澤帶著這班子人,光拿薪水不做事,倒也自在。

“楊度這個人,你聽說過嗎?”張之洞停住摸鬍子,眼裡射出少有的神采。

“楊度?”袁世凱略為提高聲調,隨即點頭說,“知道知道。那年老中堂主持經濟特科,第一榜他中了第二名,第二榜落第了。這幾年聽說到日本去了。”

袁世凱只提這件盡人皆知的事,戊戌年與楊度的見面和去年同意徐世昌找楊度為五大臣當槍手兩件事他都不說。

“癸卯年的事本是冤案,老夫當時迫於壓力,也只得那樣做。”

對經濟特科第一榜引起的那場風波,張之洞一直耿耿於懷,無奈是慈禧欽定的案,他不能公開將它翻過來。

“正是這話。說梁士詒是梁頭康足,真是笑談。梁士詒光緒二十年點的翰林,照特科的處理,豈不那次會試都要推倒重來!”

這句話說得錚錚有聲,多少為經濟特科案鳴不平的人都沒有說出一句這樣有分量的話來。張之洞本人也沒有想到這一點,不料這個一直被他視為有術無學的官場暴發戶說出的話如此之辣!看來此人真有點不同凡人之處。張之洞臉上露出難得的一笑:“老弟此話說得好!哪天老夫還要拉著老弟到太后面前再說一遍。”

“遵命。”袁世凱堅定地答應,“即使觸犯了龍顏,晚生也要為老中堂,為那年受屈計程車子們說句公道話。”

張之洞重重地點了下頭,表示領了這個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