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2 / 4)

小說:楊度 作者:不受約束

王照這幾句話大大開啟了楊度的心扉,他發現坐在眼前的這位中年下臺官員,雖沒有康有為那樣的奪目光彩,卻比他有辦事的實在本領。他頻頻點頭說:“小航先生,你說得很有道理。老子說‘曲則全,枉則直’,也就是這個意思。”

“對對,正是這個意思。”王照高興地說,“晳子,我還告訴你一件事。前年,有個來日本考察留學生時務的官員,是我過去的好友,他對我說過,庚子年義和拳鬧得正凶時,守西陵的貝子奕謨,對逃難至西陵的齊令辰說,我有兩語可以概括十年朝廷之事:因夫妻反目而母子不和,因母子不和而載漪謀篡。奕謨,你知道是什麼人嗎?他是宣宗成皇帝的胞侄,皇上的嫡親堂叔,對朝廷的內幕最是瞭解的。”

“因夫妻反目而母子不和,因母子不和而載漪謀篡。”楊度背誦著奕謨的這兩句概括,問王照,“這兩句話怎麼解釋?”

王照向前傾了傾身板,答道:“當年皇上大婚前的冬天,在保和殿召見備選的五個姑娘,她們依次排列。排第一的是都御史桂祥之女,即太后的內侄女,其次是江西巡撫德馨的兩個女兒,末為禮部左侍郎長敘的兩個女兒。當時太后面南坐著,皇上在一旁侍立,還有榮壽公主和近支幾個親王福晉站在太后的後面。太后座前設一長桌,桌上陳列一柄玉如意、四個大紅繡花荷包,這是給選中的人所準備的禮物。選中為皇后的,則給玉如意,選中為妃嬪的,就給一個荷包。太后指著五個姑娘對皇上說:‘皇帝,看誰可以做皇后就給她玉如意。’說著把玉如意遞給皇上。皇上拿著玉如意徑直走向德馨的長女,剛要把玉如意遞給她。太后突然大叫一聲‘皇帝’,皇上愣了一下,見太后的眼睛看著站在第一位的姑娘。皇上明白了太后的意思,不得已把玉如意遞給了桂祥的女兒。太后不要皇上再選了,命榮壽公主把兩個荷包遞給長敘的兩個女兒,把另外兩個荷包收起來。因為皇上喜歡德馨的女兒,太后就偏偏不讓她們入宮。但皇上心裡總不喜歡皇后,從不宿皇后宮中。他喜歡長敘的兩個女兒,封她們為瑾妃、珍妃。皇后向太后哭訴,太后便恨皇上和瑾、珍二妃,尤恨珍妃,加之珍妃又賣官得了巨賄,所以後來太后西逃時,把珍妃推到井裡活活淹死。太后既恨皇上不遵己意,又聽到皇上要圍頤和園逼她讓權的謠傳,於是先下手,將皇上囚禁,決意廢掉。太后要廢皇上的訊息傳到各國駐京使館,引起外人譁然,都不贊成。太后便向各省督撫秘密徵求意見,當時督撫們對於廢立這樣的大事都不敢明確表態,只有兩江總督劉坤一,仗著功高資深敢於直言。他說了兩句很有分量的話:君臣之分已定,中外之口宜防。太后聽到這兩句話後,不敢廢皇上,只是選定載漪之子溥雋為皇儲。載漪恨外國人干擾其子登基,遂有意引義和拳入京,殺洋人,毀使館,從而招來了八國聯軍進京、帝后西逃的奇恥大辱。”

王照說到這裡停住了嘴。楊度聽得入迷了,心潮不停地翻滾,想不到家庭裡的恩恩怨怨,個人的權力慾望,竟然給國家帶來了如此創深痛巨的災難。他心裡既憤怒又悲哀,久久地說不出一句話來。

三 楊度為梁啟超的書齋飲冰室題名

每年十一月三日,是明治天皇的生日,法令定為明治節。這一天,日本舉國歡慶。從朝廷到民間,從東京都到北海道,到處都沉浸在節日的歡樂中。日本人民發自內心地感激、崇拜明治天皇,他們把明治天皇比作中國的漢武帝、唐太宗,比作西方的華盛頓、彼得大帝。事實上,明治天皇睦仁也的確是個了不起的大和民族的英雄。

睦仁是孝明天皇的次子。孝明天皇是一個無權的天皇,這並不是他本人的無能,而是整個天皇制度的式微。

早在一千年前,那時的日本國處於平安時代中期,皇族、貴族和僧侶之間長期紛爭。上層爭鬥的激化,引起下層武士的不滿,各地領主便趁機糾集一部分武士組成集團,以控制地方權力。由於各地領主力量強弱不同,集團之間也爭戰不息,相互兼併,形成了各種藩閥勢力。到了平安時代的末期,其中勢力最強的武士領主集團,憑仗武力組成了某種獨立於朝廷之外凌駕於各藩閥勢力之上的權力機構,對各地領主所轄範圍內的領地和領民實行統治。這就是日本歷史上的幕府政治。幕府首領稱徵夷大將軍。在幕府時期,天皇的統治實際上已名實俱亡,大權旁落到以將軍為首的武士集團手中,就連法律法令也完全出自幕府而不出自朝廷。這種制度從一一九二年源賴朝正式建立的鎌倉幕府起,中經室町幕府、安土幕府、桃山幕府一直到德川幕府延續不變。一八六七年孝明天皇死去,十六歲的睦仁即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