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離太原二十公里的石橋,但是姚古和張灝的部隊沒有如約趕到,种師中部轉戰榆次、殺熊嶺,在殺熊嶺,种師中陷入金軍重圍,率親軍與金軍死戰,最後以身殉國。
姚古的部隊一開始也是初傳捷報,收復了威勝、隆德府等地,但當种師中約他一起進擊太原時,他卻接到部屬焦安節謊報的軍情,說完顏宗翰的主力屯兵太原,導致了他逾期不至,讓种師中身陷於絕境。而种師中被吃掉後,女真人轉過頭來對付姚古,在盤陀(今山西祁縣東)與姚古發生了遭遇戰,姚古兵退,敗守隆德府。
隨後女真人又在交城擊敗張灝部,帝國三路併發救援太原的計劃泡湯,並搭上了小種經略相公的命。
此次解救太原的三支部隊近十萬人,均是西北軍精銳,雖然作戰英勇,但卻缺乏一個統領全域性的統帥,再加上東京不懂軍事的樞密使們的瞎指揮,最終導致了失敗,失去了解太原之圍的最好機會。
解救太原失敗後,主和派的聲音又響亮了起來,李綱竭力反對,而此時,种師道在聽到其弟种師中喪命疆場的噩耗後,原本已經很虛弱的身體終於撐不住了,病垮了,不得不以老告病,在靖康元年九月病逝。
主和派們於是有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你李綱不是天天喊著要解圍太原嗎?那你就帶兵出征。
於是他們建議由李綱代替种師道任河東河北宣撫使,率兵解太原之圍。
李綱很無奈,說我只是一個文人,站出來進行開封保衛戰,那是非常時期的非常之舉,怎麼可能天天帶兵呢,帶兵是武將的事。
趙桓不滿意他的回答,因為帝國眼中的頂級文人是進得書房上得疆場的,文武兩手都要硬,何況他李綱現在是帝國上下眼中的救星,當年寇老西做的事,他同樣得做。
李綱只得擔任起第二次解圍太原的軍事總指揮,其間他多次向趙桓提出緩期出征,而且向皇帝說如果徵集大軍去解太原之圍的話,東京河北一帶兵力必然空虛,一定要把各地的勤王部隊調集於東京,以防女真人秋後再度舉兵南下。
李綱的建議趙桓等人聽不進去,只覺得他是為逃避自己出徵而找的藉口,多次逼迫李綱出兵解太原之圍。
李綱只得于靖康元年八月離開開封,去隆德府設定宣撫府,召集四路兵馬,制置副使解潛屯兵於威勝軍,都統制折可存、張思正屯兵汾州,範瓊屯兵南北關,劉韐屯兵遼州。
此次解圍太原,趙桓一狠心大出血,四路大軍近二十萬人馬,是太原城下金軍的數倍。
結果卻只能用一塌糊塗來形容,事實證明,讓孔夫子來舞大刀是不行的,李綱確實無法有效地指揮這幾支部隊,各部將領都把在隆德府的宣撫府當成了擺設,各自為政,很快被女真人各個擊破。先是劉韐在遼州被金軍擊潰;隨後解潛部與金軍在南北關遭遇,也被擊敗;張思正在文水夜襲金軍大將婁室部,大敗,幾近全軍覆滅;折可存部也在子夏山潰敗,這位剿滅了宋江起義的西北名將也栽在了女真人的手裡。
自此,曾經在西北戰場上不可一世的三大世家(種家軍、折家軍、姚家軍)均被金軍擊敗。而北宋帝國最精銳的西北軍經過南征方臘、北伐幽雲、解圍太原三大戰事的折騰後,基本損失殆盡。
完顏宗翰(粘罕)進擊太原的時候,沒有想到他會在太原城下遇到如此頑強的抵抗,讓他在東路軍主帥的面前顏面盡失。當然,他同時也沒有想到,頑強的太原也給他另一個機會,一次次地將北宋方面的援軍吞食,給予北宋帝國軍事上一次次致命的打擊。
太原城下的攻防戰成就了金軍一次次無意識的圍點打援案例。
對於帝國來說,被東路軍殺到開封看似驚險,但與女真人的真正角力與較量,其實卻在西路,圍繞著太原這座趙家兄弟最不喜歡的城。
一方面是一座城小兵弱的彈丸小城如此堅不可摧,另一方面是帝國的幾十萬大軍如此不堪一擊,兩者的反差太大,讓人看不明白。
再堅固的城堡,也敵不過現實的殘酷。靖康元年九月,太原城堅守十月後,終於城破。
王稟一直率部抵抗到了最後,城破後率部巷戰,身中數十槍,最後投汾河殉國。
張孝純被俘,降金出任偽齊丞相,很快隱退歸田,雖晚節不保,但對比同時代計程車大夫們,他骨頭硬了很多。
李綱因為太原解圍戰役的失利,被罷免除去宣撫使的職務,出知揚州。其實他從出開封的那天起,就知道這是他的政敵們為他挖下的一個陷阱,而他卻不得不去鑽。
開封他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