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著劉虞一禮,將自己身為部下的禮數做得周全,完全挑不出刺來。
“使君!”就在劉虞正要說話的時候,又是一把喊聲從門外傳來,依舊是閻柔,只見閻柔對著劉虞抱拳喝道:“漁陽郡守公孫瓚將軍求見!”
“呵呵!”聽得閻柔的話,劉虞的臉上掛著笑容,兩隻眼睛眯成了一條縫,似乎很是滿意,輕輕捋了捋鬍鬚,笑著說道:“公孫伯珪總算是進來了!呵呵!也好,免得我再多說一遍!請他進來吧!”
第一百零二章 州牧
公孫瓚進來的時候,是黑著一張臉的,雖然到最後城門還是開啟了,但齊周卻沒有退讓一步,依舊是讓公孫瓚一個人進來的,而公孫瓚的那些部下兵馬,全都被關在城門外。公孫瓚倒不是害怕自己一個人進城糟了暗算,不過因為這樣一來,自己的臉面盡失!只是劉備已經進城了,他豈能還留在城外?別的不說,萬一劉虞與劉備之間謀劃了一些什麼,自己卻不知道,那豈不是糟糕?所以無奈之下,這次公孫瓚也只能服了這個軟,向劉虞低下了高傲的頭!
劉虞見到公孫瓚服了軟,當然是高興,自從公孫瓚進了門,劉虞就是一直笑眯眯地看著公孫瓚,完全無視公孫瓚那近乎殺人的目光。對著公孫瓚一擺手,自己卻是坐在那裡不動,笑著說道:“公孫將軍終於進來了,請坐!請坐!我和玄德正準備派人去請呢!”
劉虞這話語中句句帶著刺,聽得公孫瓚那是全身上下都不舒服,偏生一肚子火不能發洩,只能是悶哼一聲,一屁股坐在一旁的坐席上不吭聲。見到公孫瓚坐下之後,劉虞眼中始終帶著笑意,轉頭又是看了一眼一旁的劉備和甘信,卻發現兩人始終都是目視前方,就彷彿沒有看到剛剛那一幕。當即劉虞眼中的笑意就是少了一半,輕咳了一聲,這才是說道:“適才我正要說起,這次將你二人匆匆招來薊縣的緣由!你們二人乃是幽州的翹楚,幽州之事少不得要與你們商議,而這件事卻是關係到整個幽州的大事,我也自是要找你們來好好商量一番!”
說完,劉虞從自己的袖口中抽出了一個金黃色的錦帛卷軸,拿在手中掂了掂,卻是隨手遞給了旁邊的甘信。在場眾人,就屬甘信的身份最高,貌似劉虞的整個舉動沒什麼問題,只是落在公孫瓚的眼裡,甘信那是劉備的結拜兄弟,東西先給劉備的人,那豈不是說公孫瓚不如劉備?這又是讓公孫瓚不由得氣結,卻又不能吭聲。
甘信倒也沒想那麼多,接過那捲軸一看,卻是嚇了一跳,因為這卷軸竟然是一份聖旨!心中一驚,甘信也是下意識地抬起頭,與劉備對視了一眼,見到劉備衝著自己點了點頭,甘信這才深吸了口氣,穩住了心神,將聖旨直接展開一看。看完聖旨上的內容,甘信頓時就是眉頭一皺,抬頭看了一眼劉虞,又是隨手將聖旨交給了劉備。
這份聖旨上的內容,其實甘信卻是早就知道了,歷史上也有過記載,那就是時任太常的漢室宗親劉焉向天子進言,請求撤銷刺史一職,改由一些有清名的官員和漢室宗親擔任州牧,作為各個州郡的地方長官。而天子也是聽從了劉焉的諫言,將天下各個州郡的刺史撤銷,換成州牧,而幽州卻是比較簡單,因為幽州刺史本就是清名在外的劉虞,又是漢室宗親,所以朝廷下詔,直接任命劉虞為幽州牧。
將刺史一職改換成州牧,這一改,卻不知是那麼簡單地換個名字而已。其實要真論起來,刺史一職並不能算是一州之長,所謂刺史,只是朝廷派往各個州郡的監察史罷了,實際上並不能算是真正握有實權的州郡官員。這也是為什麼劉虞到了幽州這麼多年,卻一直沒有能夠將幽州大權握在手中的緣故,因為劉虞真正的許可權並不包括幽州的軍政大權,劉虞只能透過拉攏那些軍政官員來慢慢收攏權力。
而州牧一職就不一樣了,州牧這個職位第一次出現卻是在王莽亂政時,當時王莽為了對付各地的起義軍,設定各州州牧一職,將各個州郡的軍政大權下放,讓各州郡能夠自行招募兵馬去抵禦起義軍。也就是說,任命州牧,就等於是將各個州郡的軍政大權下放,反倒是削弱了朝廷對地方的掌控!
事實上,向天子諫言的這個劉焉本來就是包藏禍心!甘信記得清楚,歷史上記載,劉焉正是聽說益州有天子之氣,所以才會自己請命前往益州擔任益州牧,而劉焉所控制的益州,也正是第一個與朝廷脫離了聯絡的地方勢力!甚至有傳聞劉焉在死前還命人打造三千車乘意欲稱帝!天知道這天子到底是有多昏庸,才會答應劉焉的諫言!
心中將這件事前因後果都捋了一遍,甘信才是抬起頭,此時連公孫瓚也已經看完了那份聖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