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動。
朝會之上,全道孝說道:“啟稟太皇太后,臣根據報各地的情況匯種出來,朝廷的稅收很高,而錢貴一直說沒錢,臣懷疑錢尚書貪汙朝廷庫銀,請太皇太后明查。”
立即有好幾個官員支援查賬。史彌又在不該出來的時候出來,抱拳躬身說道:“太皇太后,查也應該由御史臺查,藍王爺已撤銷了三司。”
謝太皇太后說道:“陳丞相你看這事怎麼辦?”
陳宜中說道:“史大人說得沒錯,三司已然撤銷,查也應該由御史臺清查。”
全太后突然插嘴說道:“既然是查賬,怎麼能讓錢尚書在位清查,應該先讓他離職,安排人清查才能查明白,否則怎麼查?”
全道孝連忙說道:“臣願意負責此事。”
全太后說道:“太皇太后,臣妾認為,應該讓全道孝暫領尚書的位置,清查戶部和工部的賬目,這段時間藍王爺征戰在外,一切費用全出自兩個部門。以前大宋養幾百萬軍隊,現在連一百萬都沒有,稅收連年增加,怎麼會沒錢呢?”
謝太皇太后的臉色很難看,全太后今天這是故意搶話語權,讓朝堂上明白,全太后也是有資格說話的。當初立皇上的時候,是謝太皇太后和全太后共同垂簾聽政,並沒規定誰大誰小。不過太皇太后高一輩,自然就說了算,而全太后也一直不爭權。可是自從上次,換皇帝的事情出現以後,全太后也擔心起來,還沒等她有什麼動作,藍玫瑰回京城,把所有人都趕下去,總理了朝政。
這一次藍玫瑰交回行政權力沒多長時間,謝堂和楊亮節又回來了。不甘心的全太后立即把弟弟全道孝也弄進朝廷,但是沒有任何實權,三省、六曹和九卿都有人在,三個人說話也不響亮。
全道孝找上了姐姐,一番述說,全太后恍然大悟,不能不抓緊權力。一方面這些人總想換皇上,另一方面藍玫瑰大權獨攬,將來兒子親政怎麼辦?如果到藍玫瑰成氣候,篡位登基,那兩個皇子都在藍玫瑰手裡,就剩下一個皇上了。
楊淑妃也不是笨蛋,為什麼把兒子送到藍玫瑰手裡?還不是怕影響藍玫瑰篡位,先送過去告訴藍玫瑰,兩個皇子沒有威脅。那麼藍玫瑰要殺的,只有自己的兒子這個皇上。
全道孝惡狠狠的說:“姐姐,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我們想辦法先把朝中的權力搶過來,等到我們大權在握的時候,找機會收回兵權。這些大臣都是忠於朝廷的,軍隊只是接受藍玫瑰指揮。但是如果是別人,軍隊不會聽,如果皇上親自指揮,有誰會和藍玫瑰造反嗎?現在蒙古被打回江北,協議也已簽完,只要除掉藍玫瑰,江山就是皇上的。”
全太后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不管是換皇上,還是藍玫瑰篡權,下場最不好的就是她們娘倆,同意了弟弟建議。
今天在朝堂上來了這一通話,兩個人共同垂簾聽政,謝太皇太后雖然心裡非常不滿,也只能說道:“靜宣你說怎麼辦?”
全靜宣太后臉上閃過一絲狠厲說道:“把錢貴和杜子仲暫時停職,由全道孝任戶部尚書,全道文出任工部尚書,清查這兩個部的賬目。”
聖旨一出,滿朝震驚,全皇后發傻了吧?這兩個人是藍玫瑰的人,人家手握重兵隨時可能造反,竟然敢動人家的人。不過震驚為震驚,卻沒人說話。陸秀夫馬上出來說道:“皇太后,不可以這樣做,戶部和工部都是在內閣的主理下工作,不應該有問題,如果想查賬,也不用免職吧?”
全太后知道陸秀夫很得謝太皇太后的信任,是謝太皇太后的人。冷冷的說道:“內閣也不能脫了干係,陸大人暫時免去右丞相之位,由李尚武接替,陸秀夫降為中書舍人。”
“譁”這一下朝堂上亂套了,連著撤銷兩個尚書,把一個右丞相免職,降為中書舍人。換上來的這個李尚武大家都知道,就一個草包。本來是福州通判,也是全道孝的人。這次進京在太僕寺任寺卿,一個太僕寺的官員,一越成為右丞相參知政事,這也太能扯了。
謝太皇太后說道:“靜宣,你怎麼能免陸丞相的職務,當初沒有陸丞相,哪有你們母子坐在朝堂上?”
全太后冷笑一聲:“我兒子是皇上,他們是大宋的臣子,盡忠國事是他們的本份。功是功,過是過。太皇太后,年紀大了,以後這種勞心勞力的事,還是本宮操心吧。傳旨照辦,散朝。”
全太后這一手,任何人都看得明白,謝太皇太后完啦。全太后畢竟是皇上的母親,又比謝太皇太后年青。
全太后說散朝以後,拉起皇上的手離開龍墩,退回內殿去了。謝太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