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這樣血腥的手段,終於讓那些不知死活的人,停止了小心思。
按著常情有些人認為,只是一個訊息就值一萬兩銀子,那可是千兩黃金,只要報一個假訊息,沒有抓到人又不怨報信的人。沒想到對藍玫瑰,蒙古方面志在必得。如果證實訊息是假的,報信之人立即被殺。如果證實不了,賞錢不但沒有拿到,隨後就被華夏軍情報人員殺掉。為了達到震撼效果,張望給許佳下令,不必有顧忌放開手腳,用兇狠的手段震住那些貪心的人。
本來特別行動小組就是針對敵國暗殺和反諜報設立的機構,都是武藝好,裝備好,精通潛伏、暗殺、獵殺的高手,有狠辣的許佳指揮,再有隱在暗處張望的命令,以永城為中心,這方圓之內掀起了血雨腥風。隨著時間的推移,華夏軍內部的信心也在動搖。
原來都認為時間越長,越證明藍玫瑰沒有問題,只能是被困在什麼地方,或者受傷在療傷。但是已經兩個多月過去了,不論什麼傷也應該好了,如果兩個多月還養不好,那得多重?恐怕就會危及生命,也就結果堪憂了。
當藍玫瑰失蹤到達兩個月零七天的時候,不論是蒙古軍方面,還是華夏軍方面,都失去了耐心。張文首先沉不住氣,特戰總隊一夜之間攻佔了永城,同時對永城進行了大清洗。這一點大出嘎爾迪預料,這麼長時間,華夏軍並沒有動大城市和主要地點,雙方都主要把目光盯在縣城以下的地方,王要是碭山裡面和周圍。對於碭山周圍的地方嚴加控制,戰鬥也就發生在搜尋隊之間。為了安全,兩方面都加大搜尋隊的人數,特別是蒙古軍方面,人少太危險,特戰總隊的戰鬥力太強。
張文攻佔永城,也是根據一直活動在這個地區的情報部特別行動小組。因為廣大的農村和野外都被軍情處和特戰總隊霸佔,許佳就把目標盯在了毫州、永城、宿州、商丘這些大城市。
特戰總隊在執行江南的命令,軍情處在執行葉晴的命令,許佳的特別行動小組在執行張望的命令,三夥人雖然都是全力保證藍玫瑰的安全,但是互相之間並不信任。
一個月以後,江南藍王府與江北葉晴的分歧越來越大。對於葉晴不聽號令,藍王府方面停止江南的警備軍進入江北。同時停止了軍需給養,而葉晴對於這樣的決定,置若惘然,更加重了南北的矛盾。
矛盾的產生在於皇帝自殺,大宋群龍無首,國中不可一日無王,所以藍王府和內閣方面都急於作出決定。幾次會議都沒有取得一致意見。內閣方面提出,既然藍玫瑰一個月沒有出現,皇位應該由趙家人接任,提議去廣州接廣王趙銳進臨安登基,儘快恢復大宋國家體制。
而藍王府方面提議,既然趙家已然不得民心,應該等待藍玫瑰回來,暫時由藍王府監國,等到藍玫瑰有訊息後,再決定皇權的歸屬問題,內閣和藍王府形成了兩派。
內閣方面有李庭芝的軍隊,同時得到朝中大臣的支援,又佔有大義的名分,重要一點是,藍玫瑰不在。藍王府方面也不好決定,主要由誰監國的問題,所以藍王府方面也不能硬性決定。
李庭芝為首的內閣派,也不能砸來的原因是,藍王府的決定得到了華夏軍軍方的支援,馮彪、葉乾、楊仇三個主力軍表示支援藍王府的決定,如果內閣敢讓趙銳登基,華夏軍就會兵臨京城,徹底推翻大宋王朝,不惜兵戒相見。
以楊仇為中心的軍方派出現,他們的理由更加赤裸裸的和直白,大宋江山是藍玫瑰保住的,當初趙家天下只剩一個臨安,是藍玫瑰和華夏軍打回來的天下,趙家皇帝不但不感恩戴德,反而勾結蒙古出賣藍王爺,以致讓王爺失蹤下落不明。楊仇反映最轍烈,因為楊慧雲被殺害,是張望執行皇上的命令,即使沒有看到屍體,但兩個月過去了音信全無,楊仇發誓報仇。
軍方支援藍王府,政界支援內閣,雙方矛盾越來越深。軍隊一直沒有采取強硬手段就是兩個原因,一作為藍王府的人李世文支援內閣,鞏全也支援內閣的決定,趙良保持中立,內閣方面佔有大義名分,同時藍玫瑰並沒有確定結論。另一個原因就是江北的葉晴一直沒有表態。讓江南華夏軍最不敢動彈,是江北的總參謀部一直沒有態度,葉晴沒有明確的態度,讓江南的兩方勢力都不敢亂動。
廬州總參謀部,江北各軍的軍事主官都返回來,幾個軍的王要參謀長和江北警備軍司令的王勝和地方行政負責人李世文也回來。大家都看著葉晴,葉晴的臉色憔悴,精神疲倦,這是她首次獨立執行江北的事情,真的感覺力不從心。藍王府的壓力越來越大,小姐音信全無,葉晴也沒有了信心。馮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