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征戰四方,所有的錢財都是出自他的手裡,因此備受寵信。他對劉文謙這些漢人是十分不滿的。劉文謙主張忽必烈行漢政,推行漢人那一套,而漢家文化輕財重義不齒工商業的人。和阿合馬這個中書左丞經常發生矛盾,如今聽了劉文謙的話,帶著譏諷的口氣說道:“劉大人說得太對了,這條計策本官也認為可行。”
兩個人歷來不和,忽必烈也知道。身為君上者,當然不希望他的大臣都是鐵板一塊,只有雙方爭鬥才有利於君王的統制。這一次阿合馬突然贊同劉文謙的計策,忽必烈奇怪的問道:“你也認為此計可行?”
阿合馬說道:“皇上,臣認為劉大人這計策一定能行,劉大人就是漢人,他是非常瞭解漢人的這些德性。漢人多貪財,而忘忠義,只要在宋朝廷中尋幾個貪財忘義之人,送點錢財和美女,必然忘記自己的祖宗,會合力為皇上弄死這個藍玫瑰。”
這一下大殿上的人都明白了,阿臺馬說的什麼意思,蒙古大臣全都是忍不住笑起來。那些漢臣一個個都臉色難看,劉文謙的臉色變成了豬肝,氣得一指阿合馬說道:“你敢羞辱於我?”
阿合馬滿臉不屑的說道:“劉大人,我怎麼羞辱你了?你不是漢人嗎?你這計策不是因為你是漢人才瞭解的嗎?你是漢人,先事金主,後事大汗,不是事實嗎?”
“你 ?”劉文謙的臉色蒼白,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阿合馬找到了打擊劉文謙的機會當然不能放過。他十分憎恨這些漢人官員,一個個滿口仁義道德,只要自己想一個辦法給大汗增加稅收、填充國庫,這些人就大喊大叫的為民請命,還不是因為觸怒了他們的利益,偽善的嘴臉。阿合馬可是機智得很,他知道皇上重視這個劉文謙,自從漢人最大的大臣王鄂死後,劉文謙已然是元朝中漢人官員的領頭人。
劉文謙半天說道:“良離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仕,大汗陛下英明我等當然追隨。”
阿臺馬說道:“如果大宋皇帝英明呢?我阿合馬就是忠於大汗,誰也不在我的眼裡,在我眼裡大汗永遠是最英明的。”
阿合馬這是變相的拍馬屁表忠心,滿朝文武中的蒙古人都一起說道:“大汗陛下英明神武。”
劉文謙被阻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氣得直哆嗦。忽必烈也說不清楚,他知道漢人這一套很有效,能統制國家,有利於加強皇權統制,能讓江山永固。但是從內心深處又瞧不起這些出賣民族的漢人。他的內心也是矛盾的,讓他一方面推行漢人那一套,施行所謂的仁政,同時又把人分成了四等,對手下領兵大將征伐南宋時,燒殺和屠城又視而不見。
兩邊爭鬥都表示對自己的忠心,出言說道:“阿合馬,劉大人是與那些宋朝的漢人不一樣的,人不能一概而論,朝中大臣還是忠於大元的。”
朝中的漢人大臣一起跪倒,叩謝忽必烈的表揚。阿合馬、脫脫查拉和阿里和孝教等人是一臉的譏諷。忽必烈也是這樣的心態,沒有追究阿臺馬的責任。對劉文謙說:“就依劉大人的計策,派人出使大宋和他們議和,最重要一點,如果藍玫瑰再掌兵權,蒙古拒絕議和,必然發兵攻打宋朝,具體如何做劉大人與伯顏丞相商議。”
“是,謝陛下。”劉文謙恭敬的回答,皇上採納了他的計策讓他很得意,伯顏問道:“皇上對南朝兵事如何處理?”
忽必烈說道:“為了和談,給宋庭一些好處,如果宋進兵可退守一步,北方察干部不穩,暫時不易動用兵力。”
“是,臣知道了。”伯顏很感謝皇上的信任。如此兵敗並未深加責處,還是給於信任。所以說道:“大汗,漢將張弘範這次功勞很大,此人頗具將才,應當重用。”
忽必烈點頭說道:“這個朕知道,封張弘範徵南招討使,漢軍大元帥,統領漢軍和新附軍歸丞相指揮。”
“謝皇上”伯顏退下。忽必烈這一次採納劉文謙的計策,主要還是北方察干部落不滿推行的漢制,起兵造反,已經聯合了幾個部落聲勢浩大,幾天前已經攻佔了很多地方。蒙古是元朝的大後方,不能有失。忽必烈調大軍前去征討,所以暫時抽不出兵力南下,只好先採用劉文謙的計策,要不一個小女子,忽必烈未必放在心上.也不會停下滅宋的軍事行動。在忽必烈印象中,南宋已經沒有什麼可用之人,伯顏兵敗還是源於輕敵。
忽必烈是知道伯顏的能力的,副將平章阿術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回鶻人阿里海牙都是將才。征戰無數的忽必烈有今天成就,不是僥倖得來的,雄才大略和知人善任也是他成功的原因。所以他沒有責怪伯顏而是給了他信任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