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婦。
這一切都是林陽在操作,對於這些詭秘的行動。陸秀夫和文天祥又怎麼會知道。而綠柳樓老闆娘是紀憲的人,這些人已經構成一個網路。在玫瑰山莊的藍玫瑰會隨時知道京城的一舉一動。
藍玫瑰給林陽的指示就是,什麼事都不要過分參與,兩夥的朝堂爭鬥只能便宜蒙古人,不要把爭鬥擴大化。這樣林陽在暗中一直控制著爭鬥的規模。
在這樣的爭鬥中,哪還有心思去關心國家的未來。這是戰爭的間歇時間,不是戰爭的結束。伯顏在六月初戰事停頓以後就把江南沿線的指揮交給阿術,返回大都面見忽必烈。這一個夏季裡。蒙古在厲兵秫馬,準備再次南下滅宋。在長江北岸,幾個大型造船廠在趕工製造戰船。在很多地方也在製作大型的回回炮。這次攻打臨安的時候,攜帶的都是普通投石機。發射的石彈小,威力有限。紅衣大炮又因為發射慢,炮管容易過熱而炸膛。導致進攻臨安失敗,在建康運送的糧草器械中就有這種回回炮。可是被藍玫瑰劫走了。致使伯顏下令退兵。
對於這些有林南的情報部,藍玫瑰都知道,所以玫瑰山莊裡面的兵工廠也在抓緊趕工。有在京城帶回來得好幾千斤火藥。還有大量的半成品。玫瑰山莊的手榴彈儲藏數量在增加。弩車的上弦裝置又前進一步,原來的槓桿是上線快,對於五層疊摞的弩車來說,上弦還是過慢。這一次終於變成了螺旋式的上弦。
就是在每一個弩架上有一個小齒輪,搖動小齒輪帶動大齒輪。帶動絞盤把弓弦拉開。這樣較槓桿的要慢一點,可是更加省力。也可以幾個人同時操作。相反速度在加快。條形滾動軸承的實驗成功。讓弩車和輜重車更加輕便。很多車輛裝置都變成金屬的,藍玫瑰的武器庫裡也增加了一些新的品種。
縱觀現在的局勢就會感到好笑。蒙古在一心準備滅掉大宋。作為直接的宋朝卻什麼也不做。每天進行的就是官鬥。而對應蒙古在做準備的卻是徽州這個地方,藍玫瑰的很多政策都在徽州貫徹下去。喬年就等著高升了。完全倒向藍玫瑰以後,瞭解到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讓他更加堅信,只要小姐在,大宋就沒問題。這樣一來就更加熱心進入朝堂。把徽州的大小事情全部交給了藍玫瑰處理,喬年現在已經變成了玫瑰山莊的人。通判李世文在很多方面要超過喬年,在藍玫瑰人王徽州之後。暗示藍玫瑰,李世文全面投靠藍玫瑰。對於藍玫瑰把他升入朝堂的安排表示拒絕。這樣的作為藍玫瑰明白。李世文和喬年不一樣,這是臣服的表示。
李世文在政務處理上可是比鞏全高明多了。漸漸的掌握了徽州大小事務的處理。藍玫瑰奉行的原則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李世文有能力,但是在朝堂之上卻難以混下去,被放外任在徽州任通判。在喬年手下也得不到重視。作為皇帝的耳目。喬年當然要防備他,所以才能得不到展示。這回遇到藍玫瑰這樣的人。喬年等著升官呢,把大小事務全部交給了李世文處理。
李世文的才華得到了施展的舞臺。大刀闊斧的進行,革除弊政,精簡行政手續,支援農工的條款得到了藍玫瑰的最大支援。在李世文的手裡,藍玫瑰發現了很多王安石變法的痕跡。對於王安石變法失敗,後世太多研究的例子。失敗在那裡,什麼地方是成功的。經歷過後世改革開放的藍玫瑰,知道怎麼逐步的進行變革。這一切都給李世文無限的震撼。他一直是不得志的人。對大宋的失望,也隨波誣流,當喬年暗示他投靠藍玫瑰的時候不以為然,一個小女孩,軍事上有點天才而已。自己也沒有什麼遠大抱負了,投靠誰還不是一樣,大宋也不過就是苟延殘喘而已。抱著這個態度才隨著喬年投靠藍玫瑰。但是時間越長李世文越是吃驚。
當藍玫瑰提出很多意見的時候,李世文不得不重視,這是絕對的治國方略,要是能實現,就能出現一個太平盛世。由冷眼旁觀到熱心參與,到現在的積極努力。李世文走過了這個過程。跟著藍玫瑰不但能有所作為,還能一展心中的抱負,哪一個讀書人不想濟世為民,哪一個不想青史留名。凌煙閣上二十四功臣萬古留芳,開創了大唐盛世。看到一臉恬淡,輕柔如水的藍玫瑰,李世文說道:“小姐,徽州一府六縣已經納入軌道。你還有什麼指示。”
藍玫瑰輕輕笑笑:“李大人,一府六縣只是暫時的歸入平靜,還稱不上進入軌道,幾個縣令都不是完全的施政之才。但是這樣已經不錯了,這段時間辛苦你了。好好休息一下,工作不是一天能幹完的。這才一府六縣,要是幾個府,或者一個路,你這樣會累壞的。”
李世文的頭腦,怎麼會聽不出來,有些激動的一撩衣襟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