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2 / 4)

群人縱然被英國人的兩次戰爭嚇破膽,也不至於害怕到這種程度,花了那麼多錢,只買個總司令任命的權力?

這件事如果換個角度考慮,如果阿思本帶著他的艦隊來南方,由於他的任命是出自中央政府,是不是就說明他代表的是中央政府?等於說,中央政府派了支艦隊搶他的勝利果實來了?!

曾國藩一屁股坐進椅子裡,腦裡亂成一鍋粥。由此看來,中央政府還是對他大大不信任啊。如果他這個時候還堅決抵制這支艦隊,那豈不更是給了中央政府一個印象,他曾國藩想獨攬南中國?!

可問題是,由於深諳傳統文化,曾國藩在安慶的這段時間已儘量收縮自己的權勢,低調得讓人歎為觀止,他只是希望北京朝堂簾子後面那位對自己的猜忌減少一點,維持好和中央政府的關係。

倘若這種思路在他頭腦中佔據上風,那他的行動應該是,完全同意中央政府的決策,並沐浴更衣,焚香禱告、敲鑼打鼓歡迎阿思本艦隊。然而,對這支艦隊的歸屬權所產生的對國家未來的擔憂,讓他不懼猜忌,毅然決然地上奏中央政府說:“咱們出了錢,就該讓咱們的官員全權指揮,絕不可讓洋人把持這支艦隊。如果洋人非要把持,那乾脆將這些戰艦賞給各國,付出的錢,咱們也不要了,就當喂李泰國這隻狗了。”

這番話鏗鏘有力,奕訢和慈禧都受到震動,這就是花錢買未來,非有高瞻遠矚的人不能做出。

慈禧問奕訢:“你說該怎麼辦?”

奕訢不能說曾國藩勢力大,此時不好得罪,於是說:“曾國藩說得很有道理。”

慈禧說:“那你就硬著頭皮去交涉吧,你有幾十萬兩白銀做靠山,應該是底氣十足吧。”

奕訢的確底氣十足,阿思本更是底氣十足,聲稱奕訢和李泰國訂立的章程,他絕不同意。如果非要如此,他就將艦隊解散。

奕訢還抱著幻想,對阿思本說:“艦隊是我們花錢購買來的,你要走就走,把船留下。”

阿思本向來是強盜思維,他說:“船是我開來的,你們不讓我獨斷,那我就要把它開回英國,有本事,你們派人去把它開回來。”

奕訢沒有這個本事,給曾國藩去信詢問對策。曾國藩這回頭腦冷靜下來,畢竟是那麼大一筆錢,不能無緣故就真的賞給洋人。他出了個主意,阿思本可以把艦隊開走,但大清政府是出了錢的,所以委託阿思本把船變賣,變賣之後的錢應該歸還清政府。

阿思本覺得這是個賺錢的大好機會,樂不可支。為了利益最大化,他聲稱我們這次來中國,花費頗多,往返費用你們要給報銷。

曾國藩和奕訢不必商量,他們要的就是這結果,立即同意。於是,阿思本虛報賬目,又把銷售戰艦的價格一壓再壓,最後,清政府損失了近四十萬兩白銀,終於取締了阿思本艦隊。

“阿思本艦隊事件”讓清政府的一些激進分子大為惱火,無緣無故浪費了這麼多錢,居然什麼都沒有得到。縱然是擁有猴子智慧的人也不會做出這樣的事。他們在慈禧面前指責奕訢和曾國藩,慈禧只是異常平靜地聽著,最後才說,這件事以後就不要提了,誰提我就懲治誰。

當北京紫禁城裡的那些迂腐官員正談論失去的金錢時,曾國藩卻在安慶城中愁眉不展。他意識到,阿思本戰艦事件就是因為中國人沒有自己的造船廠,自然也沒有駕駛員。要想解決這一困境,必須要建造自己的造船廠和培養自己的船員。

當然,這不是他緊迫的任務。在1862年,曾國藩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解決太平天國首都天京的問題。

向天京前進

安慶之戰後,洪秀全在天京城裡失去了上帝給他的法力。法力在這種危機時刻消失,讓原本就惶惶不安的他,頭腦的緊張程度更雪上加霜。他想起被自己間接除掉的楊秀清,倘若此時最擅長上帝附體的楊秀清在,他會向楊上帝叩頭,渴求他拿出高明神聖的方法解脫困境。他又想到那些最早跟著他從廣西打出來的老兄弟們,特別是石達開,帶走了幾十萬人。如果那幾十萬人還在天京城,他就什麼都不怕!

天國的春天只在他腦海最深處,如夢如幻,天國的夏天似乎就在昨天。他感覺到,只是在昨天,天國大軍還氣勢如虹,縱橫整個南中國,如在無人之境。可只是一眨眼,天國的秋天來了,萬物凋零。一片蕭瑟,連宮裡那些豔絕人寰的幾千個小老婆都黯然失色,如同殭屍。

幾天前,又傳來蕪湖失守的訊息。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以來,安慶為上游第一道屏障,蕪湖為第二道,兩道屏障都成了敵人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