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是虛弱。
曾國荃只是振奮了那麼幾天,瘟疫繼續橫行,士兵不停倒下。在雨花臺軍營,湘軍士兵每天都做的工作就是掩埋死屍。洪秀全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不停地向他發動進攻,雖然是不成氣候的進攻,但也足以分了曾國荃的心。
曾國荃當初的宏圖成為漫天飛舞的碎紙片,他向曾國藩求援,希望曾國藩能把多隆阿從陝西戰場調回。曾國藩無可奈何地告訴他,多隆阿的軍營也在鬧瘟疫,而且陝西戰事很不利。北京方面,死都不會同意調回多隆阿的。人,要靠自己!身居絕地,只有死中求生之法,切不可專盼援軍,否則將士們會把希望寄託於他人身上,導致鬆懈,援軍不來,就會因失望而氣餒。到那時,可真就回天乏術了。
曾國荃終於真正振奮起來,不是因為老哥的話起了作用,而是他突生一種心態:與其這樣半死不活,不如就死地求生,死也要死個痛快。
這種想法很快就充盈了他的頭腦,讓他脫胎換骨,重新拿起刀劍,劈開瘟疫之神,衝向了戰場。
曾國藩也恢復了昔日的平靜,和他的幕僚下起了圍棋。在他的幕僚眼中,曾國藩每走一步都要考慮多時,小心翼翼,彷彿每一步都關係生死。這種玩法,使得他每天只能玩一盤。
天京戰場傳來訊息說,曾國荃已變被動為主動,正向坐落在長江對岸、保衛天京的炮臺發動進攻。曾國藩已在手中捏熱的棋子“啪”一聲掉到棋盤上,臉色微變。坐在他面前的棋友慌忙站起來,只見曾國藩盯著棋盤,兩眼放出欣喜的光來,叫道:“活了!”
幕僚看向棋盤,本來這盤棋,曾國藩是輸定了,可剛才那枚棋子落到一處後,頓時乾坤扭轉。那一處是曾國藩死都想不出來的地方。
“這是不是個好兆頭?”曾國藩貪婪地看著棋盤,興奮地問。
那名幕僚頓時知道該說什麼,手指顫抖著,“絕對好兆頭!絕對的!”
或許真就是好兆頭,曾國荃進攻的太平天國炮臺在天京城對岸,目的就是轟擊進攻天京城的敵人,由於這一神聖使命,所以他的防禦非常堅固,幾乎不可能被攻陷。但曾國荃進攻的那天恰好是順風,他動用了水軍,先是逆風而上,進入自己的大炮射程內,猛烈開火,然後掉頭就跑,脫離敵軍大炮射程。如此井然有序、持續不斷地重複這一進攻方式。太平軍炮臺被轟得七零八落,雖然他們也能轟到敵人的戰艦,但把敵人的損失和自己的損失對比,簡直不值一提。
第一天風向有利於曾國荃,連續三天,都是如此。曾國荃狂呼,老天現在站到我們這邊了。第四天,風向依然對他有利,太平軍炮臺已萎靡不振,舉出了投降旗號。
曾國荃對投降的所有太平軍進行了瘋狂的屠殺,血水流入長江,染紅江面。李秀成大軍就在這血色中,來到了天京城外。
天國版地道戰
李秀成來援天京,雄心勃勃。對外宣傳,他有兵力六十萬,而且一半計程車兵配備了洋槍,還有大炮一千門。實際上他只有兵力十萬,不足十分之一的人配備了洋槍,火炮只有一百餘門。
吹噓兵力是中國古代戰場上的潛規則,雙方往往把實際兵力乘以5或者10,甚至更多。人越少,吹噓得越大,這大概就是《孫子兵法》中所謂的“以不能示之能”。李秀成的吹噓嚇不住曾國荃,他也是從吹牛之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的。當時他的陸軍和水軍加到一起,不過兩萬餘人,但他對外號稱三十萬。他為什麼要吹噓這個數字出來,因為他目測李秀成兵團好像應該在三十萬左右。
李秀成一抵達天京城外,就把曾國荃陸軍團團圍住,分東西兩路大舉進攻。曾國荃捉襟見肘,他既要預防城內太平軍突襲,又要對付李秀成的虎狼之師。他本來兵力就單薄,還要分出兩部分,所以這場仗打得是相當吃力。
幾天後,他給曾國藩的信中說,前幾天李秀成來援,滿坑滿谷的長毛,洋槍洋炮,子密如雨,他們有一種炮彈,射入戰壕,如花開一樣爆炸,驚心動魄。幸好您當時囑咐我們挖掘兩道堅固的長壕,否則他們前後夾擊,我們非死不可。
曾國藩在棋盤前給曾國荃回信說:“敵人遠道而來,一抵達就發動進攻,而且攻勢凌厲,其實他們都是紙老虎,凌厲的攻勢不會持續太久。只要你能堅守半月,敵人氣餒,大功可成。”
曾國荃摸不透老哥這番話是胸有成竹還是激勵安慰,老哥不在前線,不知戰況的慘烈。收到這封信的當天,太平軍另外一支四萬餘人的援軍也抵達天京城外。援軍將領對李秀成說:“你先歇會兒,看看我的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