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讓沈歡腦袋又漲了,道:“既然知道,你還問什麼?”
歐陽發搓了搓手,看看四周,這才看到人家女眷還在,特別是沈老太太都在,趕緊不好意思地問候。沈氏笑著問他吃飯了沒。來早一點還可以一起吃。歐陽發又忙說自己已經吃完,讓沈老夫人不用客氣。
沈歡的母親沒有客套,囑咐了幾句,在下人的陪同下,先退回去。休息去了。至於王璇,留在廳裡,吩咐下人招呼歐陽發,與小蓮兒一道收拾東西。
“子賢,你覺得這故事如何?”歐陽發問得很神秘。
“應該是極好的。”沈歡沒有客氣,廢話,《西遊記》若不好。還有多少好的小說?
“那你覺得刊印成書如何?”歐陽發問出了此行的目地。
“你是說要寫成書?”沈歡瞪大了眼珠,“不成不成。”***,幾十萬字地磚頭一樣厚的書,要他用毛筆來寫,不是要他的命嗎?能與大家詳細原汁原味地講上一講,就很費精力了!
“為什麼?”歐陽發也一瞪眼珠。
沈歡手一攤。光棍地道:“此故事太長,讓小弟講講還可以。要寫成書,恕沈某不奉陪了!”
歐陽發急道:“子賢,此故事雖有神魔之說,然而其中故事,為兄覺得大有深意,若能刊而成書,對教化或者警醒,不無意義呢!”
沈歡倒是訝了一下。西遊記》向人們展示了一個絢麗多彩地神魔世界,人們無不在作者豐富而大膽的藝術想象面前驚歎不已。然而,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是一定社會生活的反映。作為神魔小說傑出代表的《西遊記》亦不例外。
透過《西遊記》中虛幻的神魔世界。我們處處可以看到現實社會的投影。如在孫悟空的形象創造上,就寄託了作者地理想。孫悟空那種不屈不撓地鬥爭精神。奮起金箍棒,橫掃一切妖魔鬼怪的大無畏氣概。反映了人民地願望和要求。他代表了一種正義的力量,表現出人民戰勝一切困難地必勝信念。
又如取經路上遇到地那些妖魔,或是自然災難的幻化,或是邪惡勢力地象徵。他們的貪婪、兇殘、陰險和狡詐,也正是封建社會里的黑暗勢力的特點。不僅如此,玉皇大帝統治的天宮、如來佛祖管轄的西方極樂世界,也都濃濃地塗上了人間社會的色彩。
而作者對封建社會最高統治者的態度也頗可玩味,在《西遊記》中,簡直找不出一個稱職的皇帝;至於昏聵無能的玉皇大帝、寵信妖怪地車遲國國王、要將小兒心肝當藥引子地比丘國國王,則不是昏君就是暴君。玉皇大帝手下十萬天兵天將,竟然抵不過孫猴子一條金箍棒,而讓真正的賢才去當不入流地馬伕,其統治之昏暗,虛弱,不言而喻。
如來佛祖所創佛教,僧人自然不能以錢財所迷,可是佛祖竟然默許手下人收取賄賂,而《西遊記》一路上妖魔鬼怪,多與神佛有瓜葛,如青牛精是太上老君坐騎,金銀角大王是太上老君的童子,獅駝嶺三魔王均與文殊,普賢菩薩甚至如來佛祖有關係,這反映封建社會官官相護地黑暗情景。
對這些形象的刻畫,即使是信手拈來,也無不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沈歡後世而來,當然不會讓此故事失了它的原味。自唐之後,說西遊的書不少,然而惟有《西遊記》歷數百年而不衰,依然有著頑強的生命力,就在其中的刻畫上見了功力。
而且沈歡還有選擇性的取捨。比如對佛家的態度上,對於佛教,很多教義,太過消極,沈歡極其不喜歡,因此原著對佛家世俗的刻畫,他也講了。另外,他對唐僧的描畫,可比原著要惡劣得多了,透過更讀多篇幅,把唐僧描寫成膽小懦弱又迂腐的形象。
至於孫悟空,他極其喜歡的角色,也透過加工,彌補了原著的缺陷與作者的不足。比如小說裡,孫悟空開始是不畏一切的形象,後來卻經過佛家的教化,說出“服了”的話。這一點,沈歡的故事裡,當然不會出現。
他對孫悟空去西天取經的理由,除了感恩唐僧的相救外,還有求取自由的態度。特別是臺上有個緊箍咒,更讓他不舒服了。因此,在最後的結局裡,沈歡大開金手指,在如來要封他為鬥戰勝佛的時候。透過沈歡的口,孫悟空如是說:“老孫不要菩薩,也不渴求成佛,只願佛祖拿掉頭上之箍,得一山一洞。自此逍遙萬世,做俺地美猴王去!”
這些話一出,一個人為了自由而鬥爭的形象,就飽滿了,也讓人感動了。當然,這個時代,自由是遙遠不可及的夢想。沈歡也不可能宣諸於口,只能透過孫悟空的形象,隱晦地提出。他為了自由,甘願走上萬裡之路,一路戰勝艱難險阻,是可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