麼?視察行走使也組建完畢,是時候讓他們出馬了。這些官員不是強令購買嗎。那就按之前所議懲處他們便是了!也不能因為幾州幾縣之事耽誤了變法大事呀!”
“對!”趙頊找到了依據,“既然有令在先,觸犯之人當然要負責!這事就交由王參政去辦吧!”
“陛下,雖然是幾州幾縣,但亦有數十萬百姓呀,如果因青苗錢動亂起來,也是難以收拾,不能不謹慎呀!”
趙頊又看看王安石。
王安石辯道:“陛下,青苗之錢。每家不過利錢三五貫,若說如此小數就能因起動亂,豈不是笑話?”
“事雖小,然而能見大!”韓琦不客氣地說道。
王安石笑道:“若說見大,陛下,政事堂也接到數十州縣的奏章,都說青苗法便民!”
“著的?”趙頊驚喜地問。
“此事不假!”司馬光出列說道,“這些奏章都在政事堂,陛下若要觀看。可令拿來。”
“快快拿來!”趙頊急著吩咐寺人出去拿奏章了。不一會兒御桌上就堆積了幾十本奏章,趙頊越看越喜。
司馬光看了不由皺眉,道:“陛下,韓相所說也不無道理,事關數十萬百姓,總得有個交代呀!”
趙頊反問:“那司馬參政認為該如何做?”
司馬光沉吟片刻,靈機一動,道:“陛下,不如那些認為擾民州縣地青苗利錢降為一分如何?”
“這個……”趙頊為難地看向王安石。
王安石轉向司馬光。問:“君實。若這幾地降為一分,其他州縣如何作想。若人人擠到幾地去借貸,豈不是更容易讓人鑽空子?”
司馬光現在真有點佩服沈歡地腦袋了,這些情況,幾個月前他就能預料,真不知他那腦袋是怎麼長的。聽聞王安石地反問,笑著說道:“那不如把全天下的青苗利錢都降為一分吧!”
“更不妥!”王安石立刻反駁,“青苗錢本來就是朝廷拿出大筆錢財來緩解財政難題的,若降為一分利錢,有不如無!而且有些地方說不準回出現問題,收不回來,利錢低了,弄不好還要虧空這些財政收成!”
“介甫!”司馬光聞言怒了,“我等身為官員,自當為百姓謀福利,你一直說要民不加賦而過用足,不錯,賦稅是沒有增加,然而你卻變相從百姓身上攫取利益,與民間商賈有何異樣!若是百姓收成真增加了,那還沒有話說,然而有些地方卻不盡如人意,難道不該有所改變嗎?”
王安石又道:“君實是治史之人,當知國無信不立,本來向天下頒佈的是如此,一會就改變,朝令夕改,如何憑信。再說現在要行變法事宜,最重威信,一旦改變,群起而攻,致使變法一事被迫停止,豈不是出現更大的問題。權衡利弊,你要王某如何去做呢?”
第一百七十七章 權爭
“你……”司馬光被噎得說不出話來。
王安石轉頭又道:“陛下,古來欲變法成功者,莫不要魄力。凡事難兩全,變法舉措已然,若求諸事周全,古今未見。今變法只此青苗出些小問題,就要改弦更張,豈是欲成大事業之人本色!臣也愚昧,變法未能周全,然而已是盡心,陛下若是要更正某些,臣亦無話可說,只能懇請陛下另請高明瞭!”
他最後一句話說得很重,大有撂擔子不幹的意思只要趙頊不同意他的舉措,那麼他就會灰心而去。這層意思,大家都不是凡人,哪有不明白的道理。
“這……王參政何必如此衝動。朕……”趙頊趕緊勸解不止。
司馬光也吃了一驚,不再敢說擠兌王安石的話。
韓琦就不客氣了,喝道:“王參政,你這話什麼意思,在要挾陛下不成?”
“豈敢!”王安石淡然一笑,“臣本就不戀棧權位,只是感於陛下的厚愛與雄心,這才千里從江寧趕到京城,期望能一展雄中所學,為我大宋出力。其他臣不清楚,只知道欲成大事,不能三心兩意!”
“三心兩意……”趙頊喃喃唸了幾句,最後才一拍桌子,大喝一聲,“不錯!王參政說的不錯!欲成大事,豈能有諸多顧及。諸位臣工,朕之所以要變法,也是為了大宋,非私慾也!難道朕就不想看到大宋好嗎,希望江山敗壞下去?如今好不容易堅定決心,又有大才相助,豈能輕易放棄。王參政,你放心,朕是支援你繼續變法的,今後你儘管寬心即是!”
“陛下……三思啊!”韓琦不無擔心地叫了一聲。
趙頊一臉鄭重地道:“韓相公,朕意已決,不必多說!你總說不要變法。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