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部分(2 / 4)

小說:大宋首席御醫 作者:向前

石韋將那浮橋圖策高高舉起,微微笑道:“陛下看過這幅圖卷之後,自然就會明白微臣所說。”

趙匡胤興致已被勾起,石韋的這般故弄玄虛也不見怪,忙令王繼恩將那圖卷呈上。

大手一揮,趙匡胤展開了那幅圖卷,立時便認出那是長江沿岸的地形圖。

他凝著濃眉,懷著極大的興趣,細細的將這圖卷看了半晌。

突然之間,趙匡胤揮手拍案,哈哈大笑起來。

趙匡胤的笑聲之中,竟是充滿了欣喜若狂的味道,彷彿是夢寐以求之事,今日終於得償所願一般。

石韋的嘴角也悄然閃過一絲得意,他知道,自己半年前的精心佈局,今日終於收以奇效了。

趙匡胤精通兵法,晝夜謀劃的就是奪取南唐,連趙德昭都能看出此圖的重要性,趙匡胤又焉能不明。

“石……你叫石什麼來著?”趙匡胤向他招手,一時卻記不起他的名字。

石韋趨步上前,忙道:“微臣名叫石韋。”

趙匡胤點著頭道:“石韋,你這幅浮橋渡江之圖,是從何而得?”

石韋沒有必要隱瞞,遂將自己如何從金陵避難北歸,樊若水如何在科考不公中受挫,自己又如何突發奇想想出此策,再到樊若水如何剔發為僧,投身廣濟教寺,暗測江面長度,窺察沿江南唐駐軍,諸般之事,詳詳細細的道與了出來。

趙匡胤耐心的聽罷石韋這洋洋灑灑大通的解釋,是越聽越高興。

“南唐國主李煜庸昏無道,朝臣終日只為一己私利爭鬥不休,貪官遍地,**橫行,百姓苦不堪言,皆如嗷嗷待哺之嬰,盼著陛下興仁義之師弔民伐罪。故是臣與若水,才代表江南萬民,將這浮橋之策獻與陛下,望陛下能早日揮師南下,救民於水火。”

石韋這般拳拳之詞,雖然有拍趙匡胤馬屁的用意,倒也是七分出於真心。

潘佑一案,南唐朝中的黨爭石韋看在眼裡,對於南唐上層的詬病自是深有體會。

而石韋起於鄉野,對於百姓的困苦自然也多有了解。

南唐國自當年割江北十四州,向後周稱臣時,一次就獻銀、絹等共計百萬,其後每年還要向中原貢數十萬,而自李煜繼位之後,為贏大宋歡心,更是加倍的進貢。

如此沉重的負擔,李煜自然就統統轉嫁給了百姓,南唐國的賦稅,用橫徵暴斂四個字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倘若自李煜以下大小官吏,能夠勒住褲腰帶,和百姓們一起共度難關也就罷了。

關鍵是草民們被賦稅壓得苦不堪言,當官的似辛夷那小縣令小官,大到陸玄明那種大員,卻該貪的還貪,而且還貪得更兇,如此這般,豈能叫百姓信服。

故是石韋所說的,南唐之民,日夜盼著宋廷弔民伐罪,倒也不是空穴來風。

看著手中的浮橋之圖,聽著石韋這個南唐歸臣的赤誠之詞,趙匡胤自然是雄心大作,滿臉的欣喜得意之色。

當下這位大宋天子感慨道:“朕能得到你們兩人的歸順,實在是天賜朕之厚禮,有了你們所獻的這浮橋之策,朕平定江南易如反掌也。”

趙匡胤喜極之下,當即下旨,各賜石韋與樊若水黃金百兩,作為重賞。

這個時代金銀產量較少,尚未及明清時作為主要流通貨幣,因此金銀的價值極高,黃金百兩對於他二人而言,已是幾近於天文數字。

光是這些不夠,趙匡胤聽聞樊若水是白身,在南唐又科考屢番不中,便又下旨令太學破格錄取樊若水,並準他加參明年的大宋科舉。

儘管趙匡胤沒有直接對樊若水封官,但由他親自下旨讓樊若水入太學,主持禮部的考官焉能不明聖意,這也就意味著,樊若水來年參加科舉,那定是必中無疑。

而趙匡胤問明石韋官職,得知他只是一名醫正時,便一同下旨,將石韋連拔數級,升為尚藥局軍司副奉御之職,官職僅次於奉御程德玄。

趙匡胤的封賞加官,本就在石韋的意料之中,他雖然稍有些激動,但也能平靜的謝恩。

倒是樊若水,苦心孤詣這麼久,從一個在南唐屢試不中的失敗者,一躍成了大宋天子欽點的太學學生,如此天差地別的改變,直將樊若水激動得感激涕零。

“二郎呀,難得你如此用心,竟為朕蒐羅了這兩位難得的俊傑人才,看來朕也得好好賞賜你才是。”

此時的趙匡胤,對兒子德昭亦是大為欣慰。

趙德昭卻忙道:“兒臣只是盡了些本份之職,只要是於國有利便好,兒臣萬不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