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部分(3 / 4)

僅能拉進嘉賓和粉絲之間的距離,也會讓節目有了更多的談資。

就像現在趙曼茜讓林一夏唱黃梅戲一樣,黃梅戲是安徽的地方戲,先別說唱的好聽不好好聽吧,至少是個安徽人都是會唱的,所以就算林一夏唱的不好,那也沒事,就讓粉絲和電視機前的觀眾一樂呵,告訴所有人,林一夏就算紅了,也沒有忘本,上節目也不忘唱家鄉的戲。

林一夏是會唱黃梅戲的,但是隻是平時自己哼唱著玩,從來沒當著別人的面唱過,更別說當著這麼多人的面唱了,她有些羞澀的笑了笑。

趙曼茜看出林一夏的不好意思,她站起身朝底下的粉絲道:“想聽一夏唱黃梅戲的,掌聲歡呼聲再熱烈點!來,跟著我喊,一夏,來一個!”

底下的粉絲也跟著喊,“一夏,來一個,一夏,來一個!”

都已經到了這個地步了,林一夏再推辭就顯得有些矯情了,而且粉絲肯定會特別失望,林一夏覺得粉絲花錢買票進來看自己,自己無以為報,唱首黃梅戲就當表達自己對粉絲的感謝吧。

想到這,林一夏站起了身,她大大方方的說:“好吧,那我就唱《誰料皇榜中狀元》中的一段。”

此話一出,底下粉絲的叫聲差點掀掉了屋頂。

林一夏問趙曼茜,“曼茜姐,能讓音樂師放一段《誰料皇榜中狀元》的配音嗎?”

趙曼茜笑著說:“當然行,你要什麼音樂我們音樂師就給你來什麼音樂。”

林一夏笑著說了聲謝謝,而後她朝底下的粉絲道:“平時我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家唱著玩的,從來沒有過任何聽眾,所以待會如果覺得我唱的好,大家請鼓掌,如果覺得我唱的不好,請掌聲鼓勵!謝謝!”

此話一出,底下的粉絲髮出一陣鬨堂的笑聲,趙曼茜也忍不住笑了起來,她倒沒想到林一夏這麼有綜藝細胞,能和粉絲開玩笑,卻又開的恰到好處。

趙曼茜說:“反正啊,橫豎左手拍右手就對了。”

玩笑開完,演播廳裡響起了一陣《誰料皇榜中狀元》的前奏音樂,林一夏拿著麥克風站在舞臺中央,跟著配樂的拍子點著頭,間或朝底下叫她的粉絲揮揮手,一舉一動是那麼的隨意而又自然。

突然一聲彷彿天外傳來的聲音在所有人預料不及時響起,站在林一夏不遠處的趙曼茜明顯也沒有心理準備,目光立刻帶著驚愕掃向了林一夏。

現場齊齊一靜。

唱功這個詞語,認真說來,其實是個很虛無飄渺的概念。尤其是唱戲,戲曲不是歌曲,所以唱戲也不能像唱歌一樣,因為戲曲的唱腔和歌曲的唱腔完全是兩回事。

黃梅戲是安徽的地方戲,用的不是普通話,而是當地的一種方言,如果用純粹的普通話,是唱不出那種韻味的。至於唱腔裡的氣息、音域的技巧,那也不是一般人能講的清楚的,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聲腔和發聲方式,擁有天生的好嗓子,再加上後天的鍛鍊和領悟能力,都是很重要的。

黃梅戲不光要用‘嗓’,更要用‘氣’,這是戲曲和歌曲的重要差別之一,唱戲要運足丹田氣源源不斷而又柔和平穩的催動嗓子,以氣託聲,對沒有訓練過的人來講,唱戲比唱一般的歌曲要累的多。

所以同樣的一首戲曲,專業的表演藝術家和普通人一張口,就聽出差別來了。

而林一夏一張口,沒有人會相信她不是專業的。

林一夏雖然從來沒有受過專業的黃梅戲訓練,也從來沒有當著這麼多人面唱過黃梅戲,可以說,她沒有任何的舞臺經驗,可是隻要一站在舞臺上,她卻很能放得開,她的控場和現場演繹的能力甚至比很多出道好些年的藝人還要豐富,光是這點,就足夠幫她吸粉。

《誰料皇榜中狀元》可以說是黃梅戲中最膾炙人口的一首了,林一夏五歲之前都是在鄉下的外婆家長大的,她外婆最大的喜好就是喜歡聽黃梅戲,尤其這首《誰料皇榜中狀元》,百聽不厭,不管在做什麼,總是會帶著收音機放黃梅戲聽,林一夏耳濡目染,不需要任何人教,她自己跟著收音機學唱,慢慢的也就會了,再加上那時候農村裡經常會有搭臺子唱戲,林一夏沒事就拿著小板凳去聽戲,那個時候邊吃一毛錢一根的冰棒邊聽人唱戲,是她最幸福的時候了,所以即使後來外婆去世了,家裡沒人聽黃梅戲了,可是她還是喜歡,為此她自己省錢買了個小的錄音機,又買了一盒黃梅戲磁帶,沒事就聽著玩。

那個時候只是因為喜歡,就覺得黃梅戲特別好聽,並沒有想過有一天她能像今天這樣站在這麼多人面前唱出她最喜歡的一首家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