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2 / 4)

小說:穿越之大民國 作者:北方網

趙書禮又道:“叔叔是個聰明人,該知道我的來意,不會讓我們傷了和氣吧。”

馬福祥也笑道:“可不是嗎,我這不就來歡迎你了嗎。”

兵不血刃趙書禮進駐歸綏,接著馬福祥向段祺瑞請辭,並推薦了趙書禮接任。

此時段祺瑞已經在馮玉祥和張作霖的擁護下,擔任了政府執政,負責組織新一屆的政府。

按道理來說,趙書禮是徐樹錚提拔的,屬於段祺瑞的嫡系,但是段祺瑞並沒有答應馬福祥的要求,雖然同意了他的請辭,卻沒有任命趙書禮做綏遠都統。因為有些事並不是他能做主的,雖然他負責再次執政,那是由於他自身的威望,還有馮張兩人的博弈的結果。因為奉系不同意孫中山北上主持政府,馮玉祥只能請出了在北洋中最有威望的段祺瑞,來壓制張作霖。

果然,段祺瑞不但沒有任命趙書禮當都統,反而是任命了馮玉祥手下大將李鳴鐘擔任此職,李鳴鐘隨即帶兵移駐綏遠。跟趙書禮的軍隊,對峙于歸綏城。

又一場戰爭似乎一觸即發!

三十節 風雲暗湧

但是戰爭並沒有發生,因為趙書禮妥協了。

他帶人退出了歸綏,當然李鳴鐘也給了趙書禮回報,將本來被任命為綏遠省督統署直轄騎兵團團長兼警務處處長駐防包頭的吉鴻昌留在了歸綏,相當於預設了趙書禮在綏西的統治權。這不是因為馮玉祥的部下李鳴鐘懂事,而是因為實力,李鳴鐘此次只帶來了八千人而已,因為馮玉祥的部隊本就不多,現在還要和奉系暗中對抗。

本來按照馮玉祥政變前跟奉系的約定,奉系軍隊是不進關的,可是當直系失敗後,張作霖的大軍是毫不猶豫的進關搶奪地盤來了。因此馮玉祥雖然利用段祺瑞在擴張地盤,將手下大將李鳴鐘任命為綏遠都統,張之江為察哈爾都統,宋哲元為熱河都統,提前搶佔了北京周邊地區。但是卻無力完全掌控這些地盤,只能是採取安撫地頭蛇的辦法。

趙書禮帶兵在歸綏巡遊了一圈又回到包頭後,徐新六也很快就回來了。這次徐新六代表趙書禮去天津拜會了張作霖,得到了張作霖合作對抗其他對手的承諾,然後就聽說了馮軍進駐歸綏的事情,十分擔心趙書禮忍不住跟馮軍火併,就急忙火燎的趕了回來。路上卻得知了,趙書禮主動撤出歸綏的事情。

因此一見到趙書禮他頗為感慨道:“司令,我在北京聽說了馮玉祥派自己手下帶兵進入綏遠後,就趕緊趕回來了,還好沒有發生我不想看到的情況。”

趙書禮頗有深意的問道:“你不希望發生什麼呢,我跟馮玉祥的國民軍火拼嗎,還是不希望看到按照你的意見佔領的歸綏又被放棄了。”

徐新六搖頭笑道:“司令開玩笑了,歸綏佔不佔目前倒不是大問題。司令能主動退出歸綏倒是讓我頗為意外,相比李鳴鐘司令軍力佔優,且以逸待勞竟然能一槍不放就放棄了。”

趙書禮道:“時機不到!”

兩人相視而笑,看來是一對狐狸啊。

馮張兩軍一個佔領北京,一個佔領了天津後,段祺瑞上臺執政,看起來政局一下子又穩定了下來。但是趙書禮跟徐新六都認定,兩人不可能和平相處,而且失敗的一定是馮玉祥。

“馮玉祥進駐北京絕對是個錯招!”徐新六斷定。

“為何?”

徐新六問道:“北京,北京,京師重地,雖然你爭我奪,其實卻是個燙手的山芋,誰拿到手上必定成為眾矢之的,我敢斷言奉系沒準還能再和剛剛失敗的直系合作共同對付馮玉祥呢。馮軍勢力最小,卻敢佔據京師,已經半隻腳踏進了棺材。眼前的局勢堪比漢末啊,馮玉祥進北京,就好比董卓進洛陽,必將引來十八路諸侯討伐啊。”

見徐新六分析的如此透徹,趙書禮心中對此人更多了一層認識,這人不但是個搞金融的,搞起陰謀來恐怕也不會差。

“那我們當今之計該如何?”趙書禮故意詢問。

“等!馮張兩人畢竟會大打出手,屆時驅馮迎張!”

趙書禮知道,馮玉祥和張作霖的對峙持續不了一年,因此便積極做起了準備。三萬大軍駐紮在包頭,積極備戰。關鍵時刻只有自己的實力,才最能靠得住。

現在的趙書禮的西北邊防軍第一師,面貌跟過去相比已經大變,幾年間透過教師教授文化知識,所有的基層軍官都能夠讀書寫字了。趙書禮又把宋遠他們幾個從保定進修回來的專業軍官教組織起來,除了讓他們帶兵外,還成立了一個培訓班教授軍事知識,可以說軍隊已經基本完成了正規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