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爾公司卻不願意放棄軍方的大蛋糕,尤其是他們最早看重噴氣式飛機的前途,最早開始研究,已經投入了大量的經費,就這麼放棄實在是可惜。於是他們找上了嚴祥林,希望嚴祥林買下這款飛機的技術,跟他們合作生產。希望利用嚴祥林來開啟德**方的路子。
嚴祥林不懂軍事技術,可是他知道塞北的間諜正在德國蒐集各種技術呢。於是聯絡上了那些技術間諜,透過他們跟政府達成了協議,花費巨資從亨克爾公司秘密購買了成套的技術資料。然後又花費心裡,從法國秘密將這些東西轉移到了西班牙。嚴祥林很樂意這麼做。第一是他從中賺到了不少錢,第二是德軍在蘇聯的失敗,讓他驚恐,擔心德國戰敗後,他在德國積攢的財富就化為烏有了,於是他樂的把德意志帝國馬克透過這樣的轉換變成塞北幣。
開始核子武器的研究,得到了噴氣式戰鬥機的資料,未來的武器中還缺少一樣。那就是導彈。而這方面趙禮也不是沒有作為,在德軍嚴密包圍了莫斯科後,終於那個人到了塞北。
科羅廖夫,蘇聯航天航空天才。後世主持了跟美國進行的航空競賽,並先於美國把人類送入了太空。可是這時候他不過是蘇聯集中營中的一名囚犯,他是因為自己的長官受牽連的,當時蘇德戰爭還沒有爆發,他的上司是一個元帥。位高權重,可是瞬間就成了階下囚。而在秘密警察的審訊下,他的同時頂受不住壓力,違心公認科羅廖夫是間諜。結果他就被投入了集中營。而在被投入集中營之前,他主持的專案還是領先於德國的馮布勞恩的。
塞北的間諜歷經千辛萬苦。犧牲了好幾個人,才潛入蘇聯境內。找到了科羅廖夫,可是卻一直沒有機會把他弄出去。終於等到了莫斯科危急的時刻,連集中營的看守都被調了大部分到前線去了,他們終於找到了機會,偷偷把科羅廖夫偷了出來。然後在西伯利亞密林中,經過好幾個月的艱苦跋涉,終於到了中蘇邊境,在自己人的接應下,把科羅廖夫交給了塞北軍。
經過跟科羅廖夫商談,在保證他的人身安全,保證充足的經費,和保證不會對抗他的祖國的情況下,科羅廖夫答應在塞北工作,開始組建一個新的研究小組。科羅廖夫找人很方便,因為他是個語言天才,懂英語法語德語等好幾種語言,而塞北在德國留學的人員並不少,很快他就開始工作了。
科羅廖夫到塞北工作一個月後,突然世界似乎要崩潰了,如果說斯大林格勒的陷落讓世界震驚的話,那麼這次事件就完全可以說是改變了人類歷史的一次事件,莫斯科被德軍攻陷。斯大林等人在最後一刻,坐飛機飛往了喀山繼續進行抵抗,同時從遠東地區和其他地區趕來的四十多萬軍隊也已經到了喀山,構築陣地,抵擋德軍繼續向烏拉爾工業區的推進。
收到莫斯科被攻陷的訊息後,趙禮久久不敢相信,他始終堅信蘇聯是無敵的,怎麼就突然被人佔領了首都。
趙禮忽視了世界局勢跟原本歷史上極大的不同,原本的歷史上,日本偷襲珍珠港後三天德國就向美國宣戰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隨之成立。而此後美國人制定下的戰略是,先歐後亞,把主要精力放大了歐戰,據統計當時有百分之九十的物資人力用到了歐洲。可是這個時代,由於日本偷襲美國太早,德國沒有向美國宣戰,羅斯福倒是想把德日看做一體,但是民眾不傻,他們反對美國向德國宣戰,結果就是美國被迫以全部的力量來打日本。當然也給與了蘇聯一些援助,可是跟那個歷史相比就差太怨念了。
原本的歷史上,美國人提供了蘇聯大部分的鋁,提供了大部分的電力機車,幾十萬輛卡車,大量的糧!)食武器,上萬架(人!)飛機,數萬!)臺機床,以!)及相當多數量的火炮。而且美國人提供的這些東西,都是當時蘇聯最緊缺的,鋁是製造飛機的必須材料,由於沒有足夠的鋁,蘇聯的戰鬥機竟然大多是木質結構,這就是他們在丟失了工業區後,竟然飛機產量還高於德國的原因。電力機車,蘇聯在戰爭發生後,他們的工廠就停止了電力機車的製造,而美國提供的這些機車,很大程度上緩解了他們的運輸壓力。糧食武器自不必說了,飛機也是蘇聯急需的,儘管美國人提供的飛機是他們自己的部隊都不願意接受的,可是蘇聯人卻喜歡的不得了,因為這些飛機是全金屬結構的。而機床數量雖然只有同時期蘇聯人生產的一半,可是卻有很多是蘇聯人不能生產的精密機床。火炮則大部分是高射炮,而蘇聯正卻這玩意。
但是一切只是原本的歷史上該發生的,這個歷史上,由於美國沒有提前跟德國進入交戰狀態,於是他們不敢明目張膽的去援助蘇聯,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