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3 / 4)

小說:穿越之大民國 作者:北方網

裁中國金融的不滿,很不配合蔣價石整府發行債券的行動。

列強也不看好蔣價石,覺得他這個人是個優柔寡斷之人,建議他放權。

同時國民議會開始彈劾蔣價石,非常激烈,儘管沒有達到票數要求,彈劾案沒有透過。但是蔣價石終於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和危機,終於在挺了十多天,做了相當周密的後續安排後。蔣價石終於再次宣佈下野了,就像他前幾次下野一樣,這次他還能東山再起嗎。

沒人看好他,因為他下野後,各大軍閥共同推舉趙書禮繼任蔣價石為新任委員長,趙氏終於一步步爬到了中國最高軍事權力的頂峰。中國是姓趙還是姓蔣,撲朔迷離起來了。

而趙書禮則處於了一種登頂的亢奮中!

這一切就是教主的運作,讓歷史又扭轉了回來,原本的歷史上,是因為東北的丟失,蔣價石揹負了不抵抗的責任,才辭職的,現在則是揹負對外妥協的責任,引咎辭職的。

一百九十四節 梅貽琦和他的大學

各方勢力為何推舉趙書禮,這當然也是運作。

這個運作並不難,很多軍閥都對老蔣深懷恨意,但是如果僅憑此自然不足,只有利益才能驅動他們。有幾個軍閥比較好對付,比如現在半依附於塞北的小軍閥,比如青海的馬家軍,整個青海只有一百來萬人,他們沒有塞北的支援根本無法存在下去,要是塞北想對他們動武,簡直易如反掌。還有佔據陝西半邊天的楊虎城,此時從神木以南名義上都是楊虎城的地盤,當然在兩隻軍隊之間還有一些游擊隊。雖然從陝北往南攻擊,想想黃土高原上的溝溝壑壑,僅從交通上就不可能支援大部隊作戰,但是甘肅此時也在塞北軍的控制下,從甘肅往陝西地勢一路下降,可以說塞北軍佔據了地利。所以自從做了陝西王后,楊虎城就極力跟塞北搞好關係。

這兩方自然是力挺趙書禮,接著對老蔣有意見的軍閥,像李宗仁自然也願意反蔣,只在趙書禮答應了不動他廣西的利益後,他立即加入了聲討蔣價石的陣營。而南天王陳濟棠自從上臺後,就一直在蔣價石的陰影籠罩下,如履薄冰的應付,能打到老蔣是符合他的利益的。四川的劉文輝則一直跟老蔣不對付,因為他的老對頭劉湘是蔣價石扶持的,他要一統蜀中不打到蔣價石是不可能的,而塞北軍一直是希望四川能夠出現一個統一的政權的,哪怕這政權是個軍事政權。

這幾方勢力稍大的軍閥一起行動,其他小軍閥為求自保只能順應大勢了,更何況塞北軍的威名放在那裡有能力領導中國,在加上塞北軍畢竟遠在塞外,跟雄踞中國中心地帶的中央軍相比,他們恐怕更會覺得安全。

在外有藩鎮逼宮,內有蔣價石辭職的情況下,趙書禮上臺的議案很快透過。

他第一時間通電接受任命,同時派劉澍第一時間去南京活動,劉澍對外的職稱是自己的全權秘書。但是這並不為南京的一些政界大佬所認可,他們強烈要求趙書禮立即進京擔負責任,恐怕他們也擔心出現過去袁世凱跟孫中山談判後的情況,袁世凱拒不南下就職,而要把首都定在北京。於是南北爭端在辛亥後,造成了中國十幾二十年的亂局。

其實這也是趙書禮擔心的,他也不想自己南下後,北方發生問題。至於南下怕自己的安全,他心裡倒不在意,他已經決定了,要是南下就帶領自己的王牌軍第一軍去南京。還怕南京那些雜牌軍嗎,並且只要自己進了城,立馬以中央的名義把這些軍隊調往城外。之後的事情則是統一其他軍隊,當然這難度相當大,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但是現在沉醉於一朝登頂的趙書禮根本沒有考慮到。

既然趙書禮有這麼仔細的考量,可是為什麼不立即南下呢,換句話說他現在在幹什麼呢。

答案是,他在視察,在塞北各地視察。

他最擔心的莫過於自己離開後,塞北在發生危機,就像上次他去蘇聯德國躲避內戰時候,宋遠自作主張的情況。

趙書禮第一站視察的地方選在了塞北大學,這個由梅貽琦一手組建的大學。

梅貽琦為了這個大學可謂是煞費苦心,他當時來到塞北的時候,儘管趙書禮表示不惜一切代價的支援。可是當時塞北可沒有任何基礎,尤其是教育基礎,梅貽琦來到後,連一所校舍都沒有,雖然在鉅額撥款下,塞北大學已經在黃河邊上動工了。但心急的梅貽琦等不到了,他當即租下了幾座倉庫,跟他從清華挖過來的幾個年輕講師立刻開始辦學招生,第一批只招了十幾個人,算是個特別班。

外交曾經笑過他心急的把塞北第一所大學辦成了倉庫大學,但是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